下表为某患者血液化验的部分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项目 | 结果 | 参考值 | 单位 |
葡萄糖 | 12.28 | 3.89~6.11 | mmol/L |
钾 | 3.42 | 3.50~5.50 | mmol/L |
钙 | 2.81 | 2.02~2.60 | mmol/L |
A. 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B. 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C. 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D.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加,尿量减少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可能仅由一个神经细胞来完成
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实现
D. 特定情况下,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
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感的部位分别位于
A. 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 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 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D.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分别为( )
A. 增加 不变 减少 B. 增加 增加 不变
C. 减少 增加 不变 D. 增加 减少 不变
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所以它们的化学成分相同
B.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酶促反应就会加快
C. 葡萄糖、胰岛素、血红蛋白和胃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D.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会使人体出现组织水肿
下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A、B可以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B. 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C. D可表示渗透压,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K+和Cl-
D. 内环境稳态是指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