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无眼色基因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为个体。一只野生型的雄果蝇与一只纯合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中仅有一只为白眼(染色体数正常),其余全为红眼。对此现象以及子代白眼雌蝇产生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眼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B.眼色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C.子代白眼雌果蝇不可能是由染色体缺失产生
D.子代白眼雌蝇与正常雄蝇交配可判定产生原因
某纯合植株突变形成杂合植株,含有突变基因的花粉一半不育,则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
A. 1:3:2 B. 2:5:2 C. 4:4:1 D. 1:2:2
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系图,甲、乙两病分别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A/a、B/b 控制。若Ⅱ-7为纯合子,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Ⅱ-5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C. Ⅱ-3与Ⅱ-4生下健康孩子的概率是1/4
D. 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3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 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R型菌转化成S型菌前后的DNA中,嘌呤所占比例发生了改变
B. 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C. 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过程中,R型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D. 该实验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A. 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 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 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 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
A. 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 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乙的高
C. 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 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