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而是残留在核外形成椭圆形异常结构,...

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而是残留在核外形成椭圆形异常结构,称为微核,光镜下可见。当外界环境中存在一定浓度的致突变物时,会使具有微核的细胞增多(微核率增大)。某小组以豌豆根尖细胞为材料进行了相关探究,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

(1)显微镜观察微核时,应选择经处理的根尖__________________区制成临时装片,该区域细胞的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_;制作装片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__染料对微核进行染色。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①当Cu2+浓度在_____________范围、Cd2+浓度在__________范围时,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细胞微核率逐渐增大;当Cu2+和Cd2+浓度超过一定值时,细胞微核率明显降低,请推测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②K+对豌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但K+浓度为50mg/L时细胞也偶尔出现微核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分生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碱性(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0~50mg/L 0〜40mg/L 过高浓度的Cu2+和Cd2+抑制豌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 无明显影响 细胞分裂过程中偶尔出现自发异常所致 【解析】试题分析:微核的本质是在有丝分裂时残留在核外的染色体的断裂片段,一定浓度的致突变物可导致微核率增大。据此结合题意并采取对比法,认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找出不同浓度的Cu2+、Cd2+、K对+豌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行为”影响的数据变化规律,并将“变化规律”与“所学相关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而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1) 由于微核的形成与细胞分裂有关,所以应选择经处理的具有分裂能力的根尖分生区制成临时装片。分生区细胞的形态特点是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微核本质上是染色体片段,因此制作装片过程中需要用碱性染料对微核进行染色。 (2)表中数据显示:①当Cu2+浓度在0~50mg/L范围、Cd2+浓度在0〜40mg/L范围时,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细胞微核率逐渐增大;当Cu2+和Cd2+浓度超过一定值时,细胞微核率明显降低。微核的形成与有丝分裂有关,当外界环境中存在一定浓度的致突变物时,会使具有微核的细胞增多(微核率增大),据此推测,造成细胞微核率明显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过高浓度的Cu2+和Cd2+抑制豌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②K+对豌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形成无明显影响;但K+浓度为50mg/L时细胞也偶尔出现微核,其可能原因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偶尔出现自发异常所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

A.肌肉细胞  B.肺泡细胞C.成熟的红细胞  D.造血干细胞

(2)图中过程①是_____________,此过程既需要_____________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上的启动子结合的_______________进行催化。

(3)过程②中,核糖体在物质b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4)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丝氨酸一谷氨酸一”,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M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对应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若该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的某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没有发生变化,则两种基因所得物质b的长度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有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回答下列问题:

(1)Ⅲ10所患遗传病属于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遗传,Ⅱ4与Ⅱ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

(2)若Ⅱ3和Ⅱ4生一个正常孩子,其同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3)Ⅲ1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Ⅲ9的色盲基因来自Ⅰ1的概率是__________。若Ⅲ11与Ⅲ9结婚生一个孩子,其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4)Ⅲ11与Ⅲ9结婚属于近亲婚配,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其遗传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甲表示某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乙表示某兴趣小组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绿色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丙是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的室内C02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乙中________点与图甲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相对应。

(2)图乙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c点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02来自________场所。

(3)据乙图分析,在一天24小时光照条件下,光照强度大于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植物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02的量为_____________mg。

(4)若图乙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降到25℃,理论上分析c点将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变”)。

(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_点;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图1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时期示意图,图2、图3为某动物(2n=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图4为以上两种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与核腿数的比值(用H表示)的变化曲线,其中f点代表分裂结束点。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其,其中囊泡来自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囊泡与形成新细胞的______________有关。

(2)图2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图3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图4曲线中d→e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e点时细胞中含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若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H的变化,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段。

 

查看答案

下图甲表示某植物细胞,图乙表示酵母菌细胞,①〜⑨表示细胞有关结构;图丙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能量转换关系简图,A〜G表示有关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结构⑤为胞间连丝,除与细胞间物质运输有关外,还具有_________功能。将细胞甲、乙置于适宜浓度的纤维素酶、果胶酶溶液中保温15min后,再移至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显微观察,甲、乙出现的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的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图甲细胞内叶绿体形成____________(填丙图中字母A〜G)的能力,进而影响对叶绿体基质中___________(填丙图中字母A〜G)的利用。

(3)在500mL的烧瓶中,加入适量活化的酵母菌细胞和5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充分摇匀后,将瓶口密封静置。一段时间后,烧瓶内产生的C02来自图乙中的___________(填标号)。

(4)血球计数板是酵母菌计数的常用工具,某同学利用规格为1m×lmm血球计数板,测定某酵母菌培养液的种群密度。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分为16个小格,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将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在计数室的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80个,则1mL该培养液中有酵母菌约_________个。

(5)自然条件下酵母菌和该种植物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

A.光合作用    B.有氧呼吸    C.无氧呼吸    D.基因表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