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将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将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蝉为一级消费者,属第二营养级

B. 鹰的迁入降低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D. 树林中的食物链以腐食食物链为主

 

C 【解析】蝉吃植物,是第二营养级,触及消费者,A正确;鹰的迁入使食物链增加,能量损耗增加,能量利用率降低,B正确;鹰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导致蝉的天敌数量减少,C错误;树林中的食物链以腐食食物链为主,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G1期和G2期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B. 秋水仙素作用于S期,使细胞的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都加倍

C. 前期核膜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

D. 末期赤道面上许多囊泡聚集成了细胞板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核糖体由大小亚基组成

B. 翻译时,核糖体沿着向右移动

C. 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UAG

D. 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需氧呼吸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02还原成三碳糖

B. 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变成了热能

C. 为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提供大量还原氢和ATP

D. 其产物C02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于丙酮酸

 

查看答案

下图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面关于该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制作“3”“4”材料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不同

B. 模型中碱基的数量遵循卡伽夫法则

C. “2”“3”组成的结构叫脱氧核苷

D. DNA分子中,若一条链中(A+T/G+C=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1/a

 

查看答案

ATP是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中的了是指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B. ATP彻底水解的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腺嘌呤

C. 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D. 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率远大于分解速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