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2017年1月9日,86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6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

2017年1月9日,86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6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她还曾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及所在的团队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40年来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菌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青蒿酸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方框内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B. 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ADS酶基因和CYP71AVI酶基因

C. 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

D. 图中②过程需要氨基酸、tRNA、核糖体和有关酶的参与,与线粒体无关

 

D 【解析】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由图可知,酵母细胞能合成FPP合成酶,但不能合成ADS酶和CYP71AV1酶,即酵母细胞缺乏ADS酶基因和CYP71AV1酶基因,因此要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ADS酶基因、CYP71AV1酶基因,B正确;由图可知,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了固醇,因此将相关基因导入酵母菌后,即使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C正确;图中②过程为翻译过程,需要氨基酸、tRNA、核糖体的参与,同时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分析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的使用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卡诺氏液对低温处理的根尖进行固定后,可直接制作临时装片

B.用蒸馏水对猪血细胞稀释处理后,再进行细胞膜制备实验

C.用苏丹Ⅳ染液无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维生素D的存在

D.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使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查看答案

二倍体啤酒酵母菌含32条染色体,可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都要复制染色体

C.孟德尔分离定律可用来说明32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分离现象

D.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但不发生在有丝分裂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测量值之间最后可呈现如下图所示相对关系的是

A. 植物生长素调节茎的生长速率

B. 底物浓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C. 注射疫苗后的时间与抗体的产生量

D. 神经冲动产生时动作电位随时间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B. 细胞衰老,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各种酶活性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C.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D. 细胞癌变,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B. 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

C. 人体细胞内的蛋白质、酶和激素中都不含核糖

D. 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也能分解衰老、受损的细胞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