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将大小、长势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

将大小、长势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两组植物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6h时,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

B. 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 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 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3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B 【解析】6h时,由于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A正确;实验开始时,甲组幼苗根系就已开始吸收K+、NO3-,而不是在6h时才开始吸收K+、NO3-,到6小时时细胞液浓度大于KNO3溶液浓度,从而使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B错误;12h后,由于甲组根系不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从而保持根细胞内外浓度差,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液浓度大很多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C正确;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3-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呼吸作用提供ATP,D正确。 【点睛】本题关键要掌握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例如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膜;协助扩散,例如葡萄糖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主动运输,例如 Na+、K+穿过细胞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曲线2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酶促反应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据   图分析错误的是

A. 若在b点升高温度,曲线2可能变成曲线3

B. 若在c点增加酶量,曲线2可能变成曲线1

C. 若在c点改变pH,曲线2可能变成曲线1

D. a点后,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是酶量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如图,①②③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有关而与无关

B. 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甲可表示葡萄糖

C. 阻断对该细胞的O2供应,会影响丙、丁的运输速率

D. 黄瓜花粉落到丝瓜花的柱头上不能萌发与有关

 

查看答案

下列与生物细胞有关的一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所有活细胞中一定都含有磷脂

B. 蛋白质的合成一定要在核糖体

C. 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D. 胰岛素的分泌一定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

在真核细胞中,不会在同一结构中发生的生命活动是

A. [H]的生成与利用    B. 蛋白质的合成与包装

C. 丙酮酸的生成与分解    D. 信息交流与物质交换

 

查看答案

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 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

C. 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 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