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内...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内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B.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A 【解析】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内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A正确;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乙液需要稀释才能用于蛋白质鉴定,B错误;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加入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要先混合在加入,且要水浴加热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C错误;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要先加入A液摇匀后,再加入B液,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 【名师点睛】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鉴定成分   还原糖   蛋白质   鉴定原理   还原糖中的醛基(—CHO)在加热条件下能将Cu(OH)2中的Cu2+还原成Cu+,从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双缩脲(H2NOC—NH—CONH2)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结合生成紫色络合物,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   试剂浓度   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   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   使用方法   甲液、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   先加A液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液   使用条件   加热   不加热   实验现象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紫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钾  钙  钠   铁  碘  

A. ①②④    B. ⑥⑤④    C. ②⑥④    D. ②⑤④

 

查看答案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A. 抗体和磷脂    B. DNA和酶

C. 性激素和核苷酸    D. 脱氧核糖和脂肪

 

查看答案

下列结构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来的是

A染色体       B液泡       C核糖体         D叶绿体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⑥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图甲转化成图乙,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A. ①③④⑤    B. ⑥④③⑤    C. ⑤④③②    D. ⑥④⑤③

 

查看答案

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