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

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F1A基因的频率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30%,21%      B30%,42%     C70%,21%       D70%,42%

 

D 【解析】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则有条纹(Aa)个体占30%,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55%+1/2×30%=70%,同理a的基因频率=30%.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根据遗传平衡定律,F1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2×70%×30%=42%.故选:D。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十二年前,33岁的产妇朱女士利用试管婴儿技术,成功生下一个男孩。2016年3月,朱女士决定生育第二个孩子,医院找到当年为她冷冻的“胚胎”,经过检胎等程序,朱女士已成功怀孕12周。冷冻12年后复苏、植入,该“冻龄”宝宝将有望成为国内最“老”的宝宝。有意思的是,这个沉睡了12年的“冰宝宝”,跟自己11岁的亲哥哥其实是“同龄”。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由于女性的自然周期产生的卵子太少,医生在取卵前通常需要注射_______________激素,促使一次有更多的卵泡发育。试管婴儿技术采用了体外受精等技术,精子顶体内含有的___________能协助精子穿过卵细胞的___________最终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

2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将冷冻的“胚胎”移入朱女士子宫内,使其继续发育,胚胎移植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沉睡了12年的“冰宝宝”跟自己11岁的亲哥哥其实是“同龄”。二者性别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若进行试管婴儿的某夫妇,其中妻子患有线粒体疾病线粒体DNA缺陷,则子女患病的情况为____________,该疾病的遗传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4与试管婴儿相比,人们对克隆人争议较大。持反对态度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克隆技术尚不成熟,现在就做克隆人很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缺陷的孩子;但是坚持克隆人的科学家则认为,一些技术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___________等方法得到解决。而有些人利用试管婴儿技术选择生男孩还是女孩,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这会严重影响人口的____________,进而影响人口数量,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查看答案

为了调查某城市自来水的水质情况,某研究小组对自来水水样中的大肠杆菌含量进行了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可选用伊红美蓝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除了为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水和碳源外,还可以提供____________等基本营养成分。该研究小组在统计菌落数目时,选取菌落数目未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___________而遗漏菌落的数目。

2在接种前,该研究小组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结果发现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请分析说明可能的原因写出两点: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若空白平板上无菌落出现,其他三组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3—35个,这些平板需要在37℃温度下,pH调至___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1—2d。

3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每次划线之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目的是_____________。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划线时落在培养基上共画了5个区域,则需要____________次灼烧接种环。

4直接给牲口饮用自来水或河水,牲口易出现腹泻。在饮水中加土霉素可预防牲口出现大面积腹泻,但长期大量使用土霉素容易引起大肠杆菌产生抗药性,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大肠杆菌种群的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

已知某雌雄同株植物N=20,其花色产生的机理如下图所示。研究人员用两种纯种植株进行杂交的F1,F1自交F2,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组别

亲本

F2

白花×黄花

红花:黄花:白花=9:3:4

未知花色×黄花

红色:黄色=3:1

1欲测该植物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经分析可知,白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若让甲组F2的黄花自交,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乙组未知花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若先对乙组的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理论上所得植株花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3另外一组研究人员在做甲组实验时,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白花=3:1:4。经检测得知,出现此结果的原因是F1的2号染色体缺失使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由此推测,甲组中F1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包含_____________填“A”“a”“B”或“b”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

4如果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基因与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对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测交实验,子代出现了一定比例不超过总数1/4的黄花,造成这种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图2是某生态学家对该草原上种群乙1跟踪调查30年绘制出的种群值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甲—戊中能出现在能量金字塔中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碳在乙1与乙2之间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流动。丙2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等于_______________。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丙2的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0只丙2,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有10只未被标记,标记的个体有20只,则丙2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丙2有一部分被丙3捕食,则实际上丙3的种群密度会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图2中,种群乙1在15—20年间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种群乙1在第10年的种群数量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0年的种群数量。种群乙1的数量变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

 

查看答案

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Ca2+通道内流,会引起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释放。已知“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相似。兰伯特—伊顿综合征患者的自身抗体与突触前膜的Ca2+通道特异性结合,阻滞Ca2+内流,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信号传递发生障碍。请根据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神经细胞II以__________方式释放5—羟色胺到突触间隙,再与III上的受体结合后,神经细胞III对离子的通透性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在神经细胞II内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若抑制I神经细胞膜上的Ca2+通道,II细胞不会检测到动作电位,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突触间隙中Ach通过_____________扩散至突触后膜与Ach受体结合后,引起肌肉_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

3图2中乙细胞直接来源于____________。兰伯特—伊顿综合症与____________填序号的病因相同供选答案:①艾滋病  ②红绿色盲   ③系统性红斑狼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