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A与a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

B. 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为显性

C. 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

D. 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

 

D 【解析】试题分析: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由于显性基因可能为杂合子或纯合子,故后代中显性多于隐性;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A正确;由于两基因频率相等,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牛为显性,B正确;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C正确;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不能判断无角为显性,因后代个体数太少,亲代测交也有可能为此结果,不能判断显隐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群体遗传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1/4

 

查看答案

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有丝分裂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受诱变因素影响,DNA复制时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可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分子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YyRr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D时期细胞中发生了着丝点分裂。

B在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

C在F时期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D在I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2∶1

 

查看答案

彩椒的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皮色遗传。已知红皮基因B对绿皮基因b显性,但在另一黄色显性基因A存在时,则基因B和b都不能表达。现用基因型AaBb的个体和基因型aaBb的个体杂交,其后代表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A2种,7∶1          B3种,4∶3∶1

C3种,6∶1∶1       D4种,1∶2∶2∶1

 

查看答案

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II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性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I I

BII -1; I

cII-1 I I

DII -1 II -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