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所示为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和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及对应的表现型(秃顶与非秃顶)。有另...

如图所示为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和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及对应的表现型秃顶与非秃顶。有另一对夫妇的基因型为bb和bb,则生一个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

A1/2    B1/3    C1/4      D3/4

 

C 【解析】据图可知,b+b+在男性和女性中均表现为非秃顶,bb在男性和女性在均表现为秃顶,而杂合子b+b(或bb+)在女性中为非秃顶,在男性中为秃顶。b+b×bb→b+b∶bb=1∶1,故非秃顶孩子的概率=1/2×1/2=1/4。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 【名师点睛】遗传中致死现象和从性遗传的分析 (1)某些致死现象及原因 ①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②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 ③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命力的配子的现象。 (2)从性遗传 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男女性分布比例上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别。如男性秃顶的基因型为Bb、bb,女性秃顶的基因型只有bb。此类问题仍然遵循基因的基本遗传规律,解答的关键是准确区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DNA的复制发生在AB段

B与核DNA复制相关酶的合成只发生在BC段

C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的加倍发生在DE段

DEF段的染色体数是CD段的两倍

 

查看答案

甲、乙、丙是某二倍体动物的3个正常细胞,其染色单体数分别为4N、0、2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

B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最多

C丙细胞中染色体可能正向两极移动

D甲、乙、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查看答案

男性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

B核DNA数目比值为41

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41

D染色单体数比值为21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作用相同的是:

A. “体验细胞膜的制备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

C.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CuSO4的作用

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去皮的苹果研磨过滤后的提取液中可检测出蛋白质

B. 盐酸处理染色体能促进脱氧核糖核酸与甲基绿结合

C. 无水乙醇能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可用于提取色素

D. 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蛔虫细胞呼吸作用产物的检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