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

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图甲中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②图乙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③图乙中Tb~Tc麦芽糖积累量相同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④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理不同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D 【解析】从图甲可知,温度为T0时酶的活性最高,故T0就是该酶催化相应反应的最适温度,①正确;图乙中曲线斜率最大时的温度(A点对应的温度)就是最适温度T0,②正确;图乙中Tb至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量不再上升,表示反应停止,不再分解了,原因可能是酶因高温失活,③错误;Ta是低温,Tb是高温,两者都能使酶的活性下降,但高温下酶会因变性而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后,空间结构并没有被破坏,活性是可以恢复的,两者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④正确。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定位】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名师点睛】解读影响酶活性因素的相关曲线 (1)温度和pH: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或pH)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或最适pH),随着温度(或pH)升高,酶的活性降低。低温和高温都能降低酶的活性,但低温不使酶失活,只起到抑制作用,高温能使酶(蛋白质类)变性而失去活性。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失去活性。 (2)底物浓度:在一定的底物浓度范围内,酶的催化速率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达到一定浓度后因为酶的数量有限(所有酶都参加了反应),反应速率变化不明显。 (3)反应时间:酶有它的产生和消亡过程,当酶发挥作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钝化而使其活性降低,最终被分解。 (4)酶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酶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之后由于底物有限,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全部正确的组合是:

绝大多数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生物体缺乏某种酶就可能出现这种酶缺乏症

胰岛B细胞一定能产生酶;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起催化作用

生物体内的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都经过细胞膜分泌出去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A②③⑤⑥      B①④⑥⑦        C①③⑥⑦        D③④⑥⑦

 

查看答案

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都是主动运输

B. 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C.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细胞核能通过细胞分裂控制生物的遗传

B细胞核能通过控制代谢控制生物的性状

C细胞核的重要作用与细胞质没有关系

D细胞核在该实验中表现出全能性特点

 

查看答案

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可能会发生:

A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着丝点全部排列在细胞的细胞板上

C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D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的两极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物质及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蛋白质、糖类都是由相应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细胞膜、核糖体膜、原生质层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都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二者含有的光合色素相同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