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1表示某植物体内发生的代谢过程示意图,图2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

下图1表示某植物体内发生的代谢过程示意图,图2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

1图1 所示生理过程实质为_____________循环,过程b发生时,物质乙会接受来自ATP的____________和能量。

2图1过程的三碳糖在叶绿体内绝大部分用于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后,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内物质乙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_。

4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在此条件下B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减少或增加_____________。

 

(1)卡尔文(1分)磷酸基团 (2)RuBP再生 (3)CO2浓度和温度 增加(答全给分) (4)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增加 【解析】(1)图1 所示生理过程a表示固定CO2,b表示还原产生有机物,其实质为卡尔文循环。在还原三碳化合物中需要接受来自ATP中的磷酸基团和能量。(2)图1过程的三碳糖在叶绿体内绝大部分用于RuBP再生,少部分还原形成其他有机物。(3)图2中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后,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大,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和温度。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由于光反应产生[H]和ATP也停止,短期内叶绿体内还原物质乙减慢,所以其含量将会增加。(4)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叶肉细胞既有光合作用,也有呼吸作用,所以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胶。在此条件下B植物白天光照下净光合速率大于1而小于2,该植物晚上呼吸速率为1,所以在一昼夜中该植物有机物有积累,则其积累量会逐渐增大。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光合作用影响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G20峰会即将在杭州召开,为营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发挥西溪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作用,下面是湿地群落的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中黑藻、绿藻和芦苇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结构。

2由于生活污水中富含N、P等物质,若条件适宜,处理不当,短时间会引发某些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甚至接近于_____________增长,之后随着大量藻类死亡,引发鱼类死亡,家中污染趋势,此过程中生态系统调节类型为______________。

3在人类合理规划下,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演替,在此过程中,湿地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将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基本不变或无法判定,同时地表的热逸散将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基本不变或无法判定

 

查看答案

BrdU5—嗅尿嘧啶脱氧核苷能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若用姬姆萨染料染色,在染色单体中,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取出根尖并用姬姆萨染料染色,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染色单体的颜色差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均着色深

B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着色均一样

C第一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均有1条链含有BrdU

D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均有1条或2条链含有BrdU

 

查看答案

右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代表各成分之间交换的有机物或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中某种群的领域行为可明显调节种群密度

B. 乙、丁属于次级生产者,其次级生产量即同化量

C. 乙中的某种群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就会实现零增长

D. 丙成分中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乙种群最强烈的内源性因素

 

查看答案

下图为适宜条件下某叶肉细胞表现光合速率大于0中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是NADPH,图2中的B是NADH

B图1生物膜产生ATP总量要多于图2中生物膜产生ATP总量

C图1、2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为叶绿体内膜和线粒体内膜

D原核生物因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故不能进行上述过程

 

查看答案

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为多倍体,通常茎秆粗壮、籽粒较大

B④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籽粒较小

C若①和②杂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为1:5:5:1

D①②③④细胞所代表的个体分别是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单倍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