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右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代表各成分之间交换的有机物或气体,下...

右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代表各成分之间交换的有机物或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中某种群的领域行为可明显调节种群密度

B. 乙、丁属于次级生产者,其次级生产量即同化量

C. 乙中的某种群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就会实现零增长

D. 丙成分中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乙种群最强烈的内源性因素

 

A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丁为分解者。消费者的领域行为可明显调节种群密度,A项正确;乙、丁不属于生产者,B项错误;种群实现零增长必须建立在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迁入率等于迁出率的基础上,C项错误;丙成分中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乙种群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D项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如图所示,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D、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则A、B为消费者和分解者;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D、C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2)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判断生产者的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等。 ②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 ③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适宜条件下某叶肉细胞表现光合速率大于0中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是NADPH,图2中的B是NADH

B图1生物膜产生ATP总量要多于图2中生物膜产生ATP总量

C图1、2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为叶绿体内膜和线粒体内膜

D原核生物因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故不能进行上述过程

 

查看答案

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为多倍体,通常茎秆粗壮、籽粒较大

B④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籽粒较小

C若①和②杂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为1:5:5:1

D①②③④细胞所代表的个体分别是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单倍体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实验标号

实验名称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

镜检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观察叶绿体

 

镜检1:叶绿体处于不断流动状态

镜检2:叶绿体结构中含有外膜、内膜、类囊体和叶绿体基质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种植物果实采收后二氧化碳产生速率及乙烯浓度变化示意图,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

B乙烯对该植株的根、叶、花的生长和发育必定起抑制作用

C乙烯对果实的生理作用可能与它能诱发果实的呼吸速率变化有关

D图中乙烯主要是由成熟中的果实、植物体的茎的节和衰老的叶子共同产生的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Ⅰ-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4是携带者

C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