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组织胺、淋巴因子、淋巴细胞 B.H...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组织胺、淋巴因子、淋巴细胞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葡萄糖、Ca2+、载体

DNa+、HPO42﹣、乙酰胆碱、氨基酸

 

D 【解析】淋巴细胞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H2O2酶属于细胞内物质,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载体在细胞上,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Na+、HPO42-、乙酰胆碱、氨基酸都是内环境成分,D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名师点睛】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登山过程中,登山运动员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会发生改变

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           和汗腺分泌增强此时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是              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              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              ,进而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增加垂体对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该激素能促进               ,使尿量减少,从而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主要途径是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        ,并促进            ,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4登山结束后,运动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乳酸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由于血浆中存在            ,细胞释放的乳酸并未使内环境的pH发生明显改变

5尽管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但是健康人的内环境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稳态).据现代研究表明,维持稳态一是离不开          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二是要通过机体           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来实现

 

查看答案

甲型HIN1流感病毒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烧。图甲表示某发烧病人体温测量记录图, 图乙表示机体通过调节消除体内病毒的过程请回答:

1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其活动可直接受激素和        等信号分子的影响。

2图甲中BC段病人持续高烧40℃,此时其体内产热量        散热量填“>”、 “<”或“=”。CD段体温恢复正常时,其体内具体的调节途径主要是            

3图乙中,人感染HIN1流感病毒后,促使          分泌淋巴因子,进而刺激了下丘脑,最终引起                的分泌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4HI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内环境后,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为__        __。

5感冒发烧后饮水较多,此时会刺激下丘脑中的           ,进而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       增加、减少、不变,导致尿量增多,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查看答案

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体液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查看答案

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B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和成分的相对稳定状态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酶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

 

查看答案

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组织液、淋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