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骨骼...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

C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液pH由742 降到738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B 【解析】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颤栗可以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故A错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尿糖已无法维持血糖稳态;故B正确.剧烈运动后血浆pH值有所下降但在正常范围内7.35-7.45之间;故C错误.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增加,尿液量减少以维持体内水分;故D错误. 【考点定位】稳态的生理意义 【名师点睛】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稳态的失调: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③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④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C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

D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下由各器官、系统协调实现的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体的产生、病毒增殖与患病程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变化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在a、b、c曲线中,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________,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________

2由曲线变化特点看出,再次感染该病毒比初次感染时体内抗体产生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如果在初次感染前一周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疫苗,结果在其感染后未有明显病症出现,原因是人体内________;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识图作答

1图中所画神经元有________个,其中5是________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_______结构来传递的,该结构又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是________的.

 

查看答案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

①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

②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

③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在单侧光照下保持直立的是________装置,基本停止生长的是________装置;无光条件下能弯曲生长的是________装置,弯曲方向是向________

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根据________________装置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根据________号与________号装置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查看答案

有人在饲养蝌蚪时做了如下实验:

A.取甲、乙、丙3只大烧杯,每只烧杯均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水草和10只大小基本相等的蝌蚪,每天均用蛋黄喂养.

B.向甲缸每天加入5mg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缸每天加入5mg甲状腺抑制剂;丙缸每天不加任何制剂.

C.连续观察一周,每天记录一次蝌蚪的体长、四肢和尾的变化.问:

1预期一周后,最先长出四肢的是________缸.

2如结果与预期的相符,则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的作用.

3如果丙缸的水和食物等缺少碘,则其中的蝌蚪变化更像________缸,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