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A.②→①产...

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A.产生的[H]全部来自于葡萄糖

B.[H]转移到水中的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H]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H]转移到葡萄糖时首先与C3结合

 

A. 【解析】试题解析:A.②→①产生的[H]是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和反应物水,A错误;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的过程是有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产生水,B正确; C.②④过程是无氧呼吸过程,一般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C正确; D.[H]经过①→②转移到葡萄糖中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H]要与C3结合形成葡萄糖,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其原因是 

A.只发生在低等生物中

B.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C.酶的催化效率不高

D.反应过程比较简单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有关月季的花药培养问题:

1)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选择适宜发育期的花药,通常选择_________的花蕾.将该时期的花药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质量分数为1%的醋酸洋红,用镊柄将花药捣碎,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多数花粉粒内只有一个深色的“点”.这种状态的花药_________是/否)适合培养?.

3)进行组织培养需配制MS 培养基.欲利于根的分化.植物激素的用量比例应为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_________

4)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有两种途径,这两种途径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___的种类及其_________配比.

5)在花药培养,特别是通过愈伤组织形成的花粉植株,_________的数目常常会发生变化.因此还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进行鉴定和筛选.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含不同种类酶制剂的洗衣粉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布料

污染物

水温

A(蛋白酶洗衣粉)

6×6cm

蛋白膜

40℃

B(脂肪酶洗衣粉)

6×6cm

蛋白膜

40℃

C(蛋白酶洗衣粉)

6×6cm

淀粉膜

40℃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无关变量为_________.该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构成两组对照实验.

2)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_________来判断酶的催化效率.

3)蛋白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_________

4)使用加酶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因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代人吃什么都讲究天然,所以目前市场上果汁饮料、果酒、果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请回答:

1)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可添加______酶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2)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________的发酵作用.

3)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________

4)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 请写出果酒发酵的反应式________

5)若要提高果醋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提供________等条件.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如图.请问:

1)实验中盐水需煮沸原因是________,并且冷却后才可使用.溶液量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实验中三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