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

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只有a点上移

D.c点时该植物的O2释放量为V1+V2

 

D 【解析】 试题分析:a点时为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温度、氧气含量等,A错误;a至b点之间植物已经开始了光合作用,只不过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B错误;由题意知,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30℃,如果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呼吸作用速率升高,a点上移,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25℃,如果温度从25℃提高到30℃,光合作用速率下降,d点上移,C错误;c点时的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加呼吸速率,c点时产生的氧气总量为V1+V2,D正确。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名师点睛】方法点拨:解答本题关键是利用题中所给条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因此由25℃升到30℃的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均改变,再由此判断两点移动方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1)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图(2)为外界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a、b两个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粒

B.若适当降低CO2浓度,则短时间内图(1)中C物质含量升高

C.该植物夜晚能吸收CO2,不能合成D物质,原因是空气中CO2浓度低

D.图(2)中X可表示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土壤中Mg2+浓度等

 

查看答案

在有氧呼吸的3个阶段中,属于第二、三阶段的共同点是(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氧气的参与;③都能产生[H];④都能生成ATP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根尖分生区细胞一定不会与环境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②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③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④在保证酶活性的前提下,提高温度,光补偿点一定左移

⑤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一定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

⑥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的受体蛋白一定位于细胞膜上

A.全都不对    B.有一个正确      C.有三个正确      D.全部正确

 

查看答案

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的CO2,以下哪一项实验条件是必须的(  )

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C.把植物淹没在水           D.用一株幼小的植物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

①贮存种子 ② 提倡慢跑 ③ 稻田定期排水    ④糖渍、盐渍食品  ⑤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