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为单克隆抗体生产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传统制备抗体的方法是向动物...

图为单克隆抗体生产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传统制备抗体的方法是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________中分离所需抗体。

2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②过程还可以使用____________进行诱导融合。②过程诱导后,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3给某患者连续隔周注射某种鼠源性单抗治疗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开始时病毒量明显减少,一段时间后,病毒量又开始上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病毒发生了_______,也可能是人体产生了能与鼠源性单抗特异性结合的_________,使鼠源性单抗不能发挥抗病毒作用。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            ,研究人员可应用________技术,改造鼠源性单抗分子的结构,降低人体对鼠源性单抗的免疫反应。

 

(1)B细胞和记忆细胞 血清 (2)灭活的病毒 既可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变异 抗体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大 蛋白质工程 【解析】 试题分析:(1)传统制备抗体的方法是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B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中分离所需抗体。 (2)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是用灭活的病毒做诱导剂,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即可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某病人连续隔周注射某种鼠源性单抗治疗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开始病毒量明显减少,一段时间后,这种病毒量又开始上升,上升原因可能是病毒发生变异,也可能是人体产生抗鼠源抗体的抗体,中和了鼠源抗体,使鼠源抗体不能发挥抗病毒的作用。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大。改造鼠源性抗体分子的结构需要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后的鼠源性抗体分子可以降低鼠源性抗体的人体反应。 考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蛋白质工程 【名师点睛】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首先要给小鼠免疫,产生相应的浆细胞,然后将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选择培养基两次筛选,最后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使用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利用MS培养基进行菊花组织培养,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优质菊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接种操作都必须在          旁进行,培养期间应定期        

2如果该培养基用来培养月季的花药,一般选择            期的花药离体培养容易成功,由花药离体培养而产生的个体称为       倍体,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       或焙花青一铬矾法。

3如果用该培养基培养玫瑰,用于提取玫瑰精油,应选用       法提取,该装置还可以用于提取胡萝卜素的         环节。

4培养基被杂菌污染后,欲培养分离细菌,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         

 

查看答案

下图l和图2均表示某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图l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则D代表的成分是        ,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碳在过程①一⑤中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的是            

2如果去掉图1中的箭头①和⑤,用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其中A、B、C和D都只代表一个物种,则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A和D的关系是       。若在该食物网中A的能量1/2来自B,D的能量1/2来自B,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A获得mkJ的能量,则消耗B         kJ。

3图2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那么图中G代表     的能量。设E中的能量为xkJ,F为E的40%,按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至少为    kJ,若蜣螂以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为食,则蜣螂获得的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的能量为        kJ。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 A 表示的器官有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     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     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           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       填“是”或“否”能与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结合。

4Ⅱ型糖尿病由胰岛 B 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据此推测:Ⅱ型糖尿病是由        决定的、针对胰岛 B细胞的一种             病。

 

查看答案

家蚕是二倍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

1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A与白色基因a。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B、b基因,当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基因b不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

①结黄茧蚕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__________。

③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结白茧的蚕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结白茧的与结黄茧的比例是3∶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是AABb×AaBb,还可能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正交、反交视作同一种情况

2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配子有活性,_________“能”或“不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

 

查看答案

拟南芥由于植株小、结实多、生命周期短、遗传操作简便,近四十年来由田野里不起眼的小草成为植物研究领域最耀眼的明星。如图甲、乙是拟南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H2O、CO2消耗的场所分别是                       。乙图中CO2产生于第     阶段填图中序号

2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乙图特有的步骤是       填序号,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产物是      

3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

①图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CO2吸收量集中在02~06μmol·m-2·s-1范围内,在300s时CO2      量达到22 μmol·m-2·s-1。由此得出,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大约是           μmol·m-2·s-1

②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            技术进行探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