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有机化工原料氯苯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现欲从土壤中分离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回答...

有机化工原料氯苯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现欲从土壤中分离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能降解氯苯的微生物菌种,可在被氯苯污染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  ___  _为碳源的培养液进行选择培养。除含有碳源外,培养液还应含有   _________ 、无机盐和蒸馏水等。

2将获得的3种待选微生物甲、乙、丙分别接种在1L含20 mg氯苯的相同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中其他营养物质充裕、条件适宜,观测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33小时、15小时、46小时,则应选择微生物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既可在显微镜下用___ _____________ _直接计数,也可选用___ __________________   _法统计活菌数目。

4制备固体培养基,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分装       包扎高压蒸汽灭菌     

5接种时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氯苯(1分) 氮源 (2)微生物乙分解氯苯的能力比甲、丙更强 (3)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 (4)加棉塞 倒平板 (5)杀灭接种环上的微生物,避免感染杂菌 【解析】 试题分析: (1)为了获得能降解氯苯的微生物菌种,应选用以氯苯为碳源的培养液进行选择培养,在该培养液中,只有能降解氯苯的微生物才能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培养液中除含有碳源外,还应含有氮源、无机盐和蒸馏水等。 (2)依题意可知:微生物乙在含有氯苯的培养液中从实验开始到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较微生物甲、丙短,说明微生物乙分解氯苯的能力比甲、丙更强。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既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也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 (4)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分装→加棉塞→包扎→高压蒸汽灭菌→倒平板。 (5)接种时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其目的是:杀灭接种环上的微生物,避免感染杂菌。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麦条锈病是造成我国小麦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对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将能抗条锈病的品种甲与易感条锈病的品种乙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亲本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比例

甲×乙

全为抗条锈病

抗条锈病:易感条锈病=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说明:①抗条锈病是____________性状。②小麦抗条锈病与易感条锈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研究者在F1中发现一株缺失了一条7号染色体的植株,该植株可以用来判定抗条锈病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注:配子中若缺少一条染色体,受精能力差。个体中若缺少一条或一对染色体仍可生存。

①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抗病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抗病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右图为HIV复制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l HIV主要攻击______________细胞。

2催化过程l和过程2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与过程3的RNA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具体种类,过程3表示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条/多条肽链的合成。

4依据右图写出HIV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膜外①②处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图甲所示。箭头表示在M点给予一适宜刺激。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当M点受刺激时,该部位的膜内电位的变化是         ,产生该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2当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②时,①处膜外的电位是   ____________  ,①与②之间存在电位差,电表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当兴奋传到①时,②处膜外已恢复   ____________  ,电表指针又发生一次偏转;依据所观测到的数据,绘制成的电位差变化曲线如图乙中_ ____________ 所示。

3因受伤造成脊髓胸段截断的某患者,仍可完成排尿反射活动,据此分析,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_________  脊髓胸段/脊髓胸段往颈部方向/脊髓胸段往腰部方向,但是由于__________,患者出现小便失禁现象。

 

查看答案

为了研究浮游绿藻的光合作用,在一密闭透明的容器中,加入适量小球藻H2180和少量NaH14CO3,并将装置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完成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l光照几分钟后,小球藻周围会出现气泡,气泡中的气体成分是    __;此时,H14CO3-14C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能否在小球藻合成的有机物中检测到18O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3如果将装置置于暗室中,待装置中氧气耗尽后,小球藻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         

 

查看答案

图甲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单侧光照使甲图中背光侧生长素接近丙图中D浓度

B.乙图中生长素对2处与3处的生长都是起抑制作用

C.甲、乙两图中植物的生长情况,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结果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种植物同一器官生长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