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 A.用14C和...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

A.用14C和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噬菌体DNA,另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D 【解析】 试题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 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A错误; 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错误;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结果DNA和蛋白质都具有放射性,即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具有放射性,因而无法判断,C错误; D、DNA的特征元素是P,蛋白质外壳的特征元素是S,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通过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来确定是何种物质进行细菌内,因此,实验过程中,一组用32P标记噬菌体DNA,另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D正确. 故选:D.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

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

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

A.⑥①②④③⑤    B.②⑥①③④⑤   

C.②⑥①④③⑤    D.②⑥①④⑤③

 

查看答案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查看答案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

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查看答案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查看答案

如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后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满分5 manfen5.com    B.满分5 manfen5.com   

C.满分5 manfen5.com    D.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