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满分5 manfen5.com

A实验后,c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d组的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于b组的

C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产生的ADP于b组

D若要探究该植物花冠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则应在04~05mol﹒L-1区间内进行

 

D 【解析】实验后长度与实验前长度的比值为1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比值大于1时,表明细胞吸水,且比值越大,细胞吸水越多;比值小于1时,表明细胞失水,且比值越小,细胞失水越多。题图显示:c组的实验后长度与实验前长度的比值小于1,说明细胞失水,液泡中的溶质浓度增大,d组的实验后长度与实验前长度的比值大于1,说明细胞吸水,液泡中的溶质浓度减小,即实验后,c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d组的高,A项错误;f组的实验后长度与实验前长度的比值大于1,此时细胞渗透吸水,b组的实验后长度与实验前长度的比值小于1,说明细胞失水,B项错误;水分子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不消耗能量,不产生ADP,C项错误;实验后长度与实验前长度的比值,c组小于1,d组大于1,由此可推知,使花冠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若进一步探究细胞液浓度,则应在0.4~0.5mol﹒L-1区间缩小蔗糖溶液的浓度梯度,观察浸泡前后细条长度不变的具体浓度,D项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名师点睛】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有两处,一是没理解纵坐标的含义,实验后长度与实验前长度的比值:该比值越大,说明花冠细条吸水越多,长度越大,正确理解后,c、d组液泡中溶质的浓度,b、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的大小就显而易见了;二是没有掌握水进出细胞的方式。另外,D项中涉及了测定细胞液浓度的方法: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将同等条件下的材料放入蔗糖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细胞液的浓度就介于使植物细胞刚刚发生质壁分离和细胞稍微膨胀时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要想测得更接近细胞液浓度的浓度范围,可以在前面得到的浓度范围的基础上,依照前面的方法,缩小浓度梯度,重复实验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胱氨酸尿症是一种单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该病主原因是肾小管对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鸟氨酸的重吸收发生障碍某同学对一个胱氨酸尿症女性患者的其他家系成员的情况进行调查后记录如下空格中“+”代表胱氨酸尿症患者,“一”代表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祖父

祖母

姑姑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父亲

母亲

弟弟

+

-

-

+

-

-

+

+

-

A该患病女性的父母生出男孩正常的概率是1/8

B这个家族中外祖父和母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

C分析上表可知胱氨酸尿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治疗胱氨酸尿症可用药物增加肾小管对氨基酸的敏感性

 

查看答案

研究人员对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试判断甲、乙、丙、丁4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组生物?

 

核膜

叶绿素

叶绿体

线粒体

中心体

核糖体

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

×

×

×

×

无变化

×

×

×

×

×

无变化

×

×

×

外层结构被破坏

外层结构被破坏

A乳酸菌、团藻、水稻、光合细菌          B光合细菌、乳酸菌、水稻、团藻

C水稻、光合细菌、乳酸菌、团藻满分5 manfen5.com         D团藻、水稻、乳酸菌、光合细菌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生物学现象中“最多”或“最少”的计算,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5H101O16N17S3的多肽可考虑环状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

B光合作用合成离开卡尔文循环的6个三碳糖分子,至少需要固定6个CO2

Cn个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中,A的数量等于C,则该DNA分子最多有4n

D控制一百合成的基因中考虑终止密码,至少含有303个嘧啶

 

查看答案

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某同学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结果如下表: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结果

15min后仍未凝固

14min内全部凝固

1min内全部凝固

1min内全部凝固

15min后仍未凝固

根据以上结果,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20100时未凝固,是因为酶被分解成了氨基酸

B新鲜姜汁可能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

C60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可设置更多、更小的温度梯度测得最适温度

D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查看答案

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物质为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B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C由图乙组成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元素

D发芽的小麦种子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主要是蔗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