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4分,每空2分)人类第7号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相互易位(如图甲所示,正...

(14分,每空2分)人类第7号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相互易位(如图甲所示,正常及易位后的7号、9号染色体分别用A、A+、B、B-表示),但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并未发生变化,第9号染色体上的R片段异常会造成流产、痴呆等疾病。若个体的体细胞中有三份R片段,表现为痴呆病;若只有一份R片段,则导致早期胚胎流产。乙图表示因发生第7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的系谱图,已知I—2、II—4均为甲图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请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染色体易位能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                  ,从而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为防止生出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孩子,妊娠期间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羊水检查,        (能/不能)检测出染色体异常的胎儿细胞。

(2)乙图中,个体II—4产生的配子中,7和9号染色体的组合类型有       种,个体Ⅲ—6的7和9号的染色体组合为           

满分5 manfen5.com(3)若Ⅲ—8为存活个体,则其为第7和第9号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概率是          

(4)已知7号染色体上有一基因M,其编码的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对应的DNA序列如下图所示,起始密码子为AUG。正常情况下,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       链中。若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G,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GUC变为        

满分5 manfen5.com

 

 

(1)排列顺序和数量 能 (2)4 A+ABB (3)1/3 (4)b CUC 【解析】 试题分析:(1)Ⅰ-2为染色体易位携带者,题目中指出,人类第7号染色体和第9号之间可以发生易位,但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发生变化,所以Ⅰ-2只是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次序和数量发生了改变,可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结构变异。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Ⅱ-4的染色体组合为A+ABB-,所以Ⅱ-4能够产生4种配子,分别为AB、A+B、AB-、A+B-,乙图中Ⅲ-6为痴呆病患者,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个体的7和9号染色体组合是A+ABB。 (3)乙图中Ⅱ-3是正常个体,其染色体组合为AABB,Ⅱ-4是携带者,其染色体组合为A+ABB-,所以Ⅱ-3和Ⅱ-4后代的染色体组合类型及比例为A+ABB-(携带者):AABB-(单体导致流产胎儿不能成活):A+ABB(三体导致患痴呆):AABB(正常)=1:1:1:1,其中染色体组合为AABB-的个体早期流产导致胎儿不能成活,所以Ⅱ-3和Ⅱ-4后代为7/9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概率是1/3。 (4)根据起始密码子为AUG,说明信使RNA中前三个碱基为AUG,则模板位于b链中;若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G,则模板链由CAG变成GAG,则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GUC变为CU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下表。

满分5 manfen5.com

(1)第I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__________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__的方式释放_______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II、III、IV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________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_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降糖药          b.麻醉药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                             ,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查看答案

如图是蛋白质合成时tRNA分子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情形,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tRNA上结合氨基酸分子的部位为甲端

B.图中戊处上下链中间的化学键表示氢键

C.与此tRNA反密码子配对之密码子为UCG

D.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进行的,核糖体沿着mRNA由丙到丁移动

 

查看答案

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B.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感和尿液减少

C.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

D.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

 

查看答案

对下列示意图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则①内溶液的浓度高于②内溶液的浓度

B.对应图乙(b)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中的Na+

C.图丙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4

D.图丁中的①是mRNA,该过程最终形成的②③④⑤具有不同的结构

 

查看答案

切叶蚁中体型较大的蚂蚁将叶片咬下运回巢穴,交给体型较小的蚂蚁咬成小片,后者再交给体型更小的蚂蚁咬成更小的片,以此类推直至叶片被咀嚼为糊状,然后切叶蚁将叶糊平铺在巢穴中“养殖”真菌。真菌可以分解叶片中坚韧的组织,切叶蚁则以真菌为食。切叶蚁体表覆盖一层链霉菌,该菌可抑制本巢穴真菌寄生物的大量繁殖。由此能得出的推论是   

A.“植物→真菌→切叶蚁”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

B.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C.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组分之间完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D.蚂蚁能长期控制巢内真菌寄生物是共同(协同)进化的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