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6分)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

(6分)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短时间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  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要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               

(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        处的传输。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都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    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              ,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1)稳态      (2)延长       (3)大脑皮层和脊髓  (4)突触 (5)反射弧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曲线中可以看出,乙醇的含量在饮酒后急速上升,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慢慢降低,说明人体能够通过调节活动使得乙醇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也就是说能通过调节维持稳态。 (2)从图中看出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说明乙醇对神经行为能力有重要的影响,而人体的神经行为能力的基本方式为反射,其基本途径为反射弧,可知乙醇延长了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 (3)人的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而做出反应时也需要低级中枢脊髓的参与。 (4)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扩散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根据此原理,可以判断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是影响了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 (5)神经行为的基本方式为反射,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所以此实验需要完整反射弧结构,故要选择题中所说的健康人士;而甲状腺激素能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使得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故甲亢患者不适宜用来进行这个实验。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和反射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桦尺蛾中,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S控制,体色灰白由隐性基因s控制。由于工业化发展,S和s的基因频率在英国某工业污染区100年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工业污染区

1800年

1810年

……

1890年

1900年

s基因

99%

90%

……

19%

10%

S基因

1%

10%

……

81%

90%

A. 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可使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下降

B. 暗黑色蛾是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产生的新物种

C. 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

D. 污染区种群S基因频率上升,桦尺蛾更能适应环境

 

查看答案

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培养24小时后,胚芽鞘向右弯曲,角度θ如下面甲图所示,乙图是测定的实验结果。下列关于该实验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在放置琼脂块前,要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在蒸馏水中浸泡

B.在光下和黑暗处进行该实验,实验结果不同

C.乙图说明生长素在较低浓度时能促进植物生长,超过最适浓度则促进作用减弱

D.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琼脂块偏放在胚芽鞘横切面上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能正确描述各种成分和彼此间关系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因为老鼠是蚂蚁的天敌,所以老鹰也是蚂蚁的天敌

B.蚱蜢的数量显著减少时,蜥蜴种群较老鼠种群所受的影响大

C.老鹰可以吃蛇,但是蛇无法吃老鹰,因此蛇与鹰是共生关系

D.仙人掌是生产者,老鹰是消费者,蚂蚁是分解者

 

查看答案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 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 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 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查看答案

下图1表示某水池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2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3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关系;图4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某种专食浮游动物的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则图1中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剩下的为丙种群

B.若在第10年时调查图2中种群数量为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00只

C.在图3中,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甲→乙→丙→丁

D.在图4中,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一龄幼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