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的文明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时间观念。由于中西方文明在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的文明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时间观念。由于中西方文明在哲学观、历史背景、社会模式等诸多方面千差万别,其对时间的观念和态度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时间取向模式。

材料一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比较模糊,因而人们在用时、计时、守时等习惯上也比较模糊。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一般用“掌灯时分”、“日上三竿”、“不见不散”等相当模糊说法。“掌灯”的时间和季节有关,和天气有关,和地理位置及生活习惯也有关,反映了深厚的农耕文明气息。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比喻,但是多数中国人只是从个角度来看待时间价值,并没有把这种高尚的时间观推广到社会交往当中去,因而,最终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时间观念和惜时的社会风尚。

——摘编自汪天文、王仕民《文化差异与时间观念的冲突》

材料二  清末以后,随着城市生活的变化,中国人对西人情况愈加了解,人们的时间观念随着钟表的普及变得精准化。张謇在《政闻录》中曾特别强调:“最可宝贵者莫如时,愿国人均奋起力求时间上的经济。”新学制规定学堂授课需有定时,一些政府机构在实行星期休息制度的同时,也开始实行工作定时制度。近代中国人新式时间观念的产生并不依靠一种自然的发展状态,而是一个伴随着压迫去强行消化的过程,沿海地区更新快一些,内地相对缓慢;城市更新快一些,农村相对缓慢。

——摘编自范雪梅《近代计时工具与生活节奏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近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出现的社会背景。

 

(1)特点:时间观念随意模糊;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大多数人对时间的价值认识不足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或农耕文明决定性);计时工具的局限;自然经济的生活习惯的影响。 (2)变化:时间观念越来越精准化,对时间的价值认识逐步增强;观念变化的不平衡性(沿海地区及城市变化快,内陆及农村变化慢);时间观念越来越近代化(时间经济意识逐步增强);背景: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的不平衡性;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工业化在东南沿海起步,并不平衡地发展;政府推动;计时工具的改进与普及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比较模糊”可归纳出时间观念随意模糊;根据材料“反映了深厚的农耕文明气息”可归纳出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根据材料“最终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时间观念和惜时的社会风尚”可归纳出大多数人对时间的价值认识不足。原因:根据材料““掌灯”的时间和季节有关,和天气有关,和地理位置及生活习惯也有关,反映了深厚的农耕文明气息”可归纳出自然经济的影响;根据材料“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一般用“掌灯时分”、“日上三竿”、“不见不散”等相当模糊说法”可归纳出计时工具的局限性;根据材料“但是多数中国人只是从个角度来看待时间价值”可归纳出自然经济的生活习惯的影响。 (2)变化:根据材料“中国人对西人情况愈加了解,人们的时间观念随着钟表的普及变得精准化”可归纳出时间观念越来越精准化,对时间的价值认识逐步增强;根据材料“最可宝贵者莫如时,愿国人均奋起力求时间上的经济”可归纳出时间经济意识逐步增强;根据材料“沿海地区更新快一些,内地相对缓慢;城市更新快一些,农村相对缓慢”可归纳出观念变化的不平衡性。原因:根据材料“清末以后,随着城市生活的变化,中国人对西人情况愈加了解”、“人们的时间观念随着钟表的普及变得精准化”、“一些政府机构在实行星期休息制度的同时,也开始实行工作定时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念变化需要从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的不平衡性、工业化在东南沿海起步、政府推动和计时工具的改进与普及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一幅有关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从画中可以看到,俾斯麦在给钟表上弦,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各邦议会。俾斯麦自言自语:“我忙着处理国事,忘了给钟上弦了。现在该让它走会儿了。”这反映出,德国

A.工业实力领先世界 B.时间观念意识淡薄 C.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D.民主体制不够健全

 

查看答案

玛奇(牧师)著有《量子神学》一书,力图用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量子力学来阐释神学。他们常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在西方,科学和宗教已经融为一体

B.某些宗教观念影响到了科学领域

C.科学观点也被引入到宗教领域

D.宗教面临着来自科学的威胁

 

查看答案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商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C.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D.君主立宪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查看答案

古希腊人体雕塑经历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运动的身体”,进而走向了“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这一变化说明古代希腊

A.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崇尚自由成为社会风尚 C.人的价值受到推崇              D.艺术表现手法过于浮夸

 

查看答案

1983年,有人针对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一质疑说明改革开放初期

A.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西方腐朽生活方式开始影响中国

C.不尊重劳动妇女的旧观念有所抬头

D.人们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