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反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

——(西汉)晁错《削藩策》

材料四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

——(西汉)贾谊《治安策》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2)材料二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并说明其历史进步性?

(3)材料三中说明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贾谊的做法被哪一措施所实现?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如何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看法?

 

(1)对象:前代贵族、功臣、王族(亲族)。 (2)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3)中央和封国的矛盾日益激化分封制下诸侯的独立性太大;血缘关系的逐渐松弛。 (4)汉武帝的推恩令。 (5)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 【解析】 (1)对象:根据材料一中“武王追思先圣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等,可知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前代贵族、功臣、王族(亲族)三类。 (2)措施:根据材料二中“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可知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是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历史进步性在于对地方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3)现象:根据材料三中“今吴王前有太子之,诈称病不朝……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等,说明了中央和封国的矛盾日益激化。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国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分封制下诸侯的独立性太大,皇帝与诸侯王之间的血缘关系逐渐松弛等。 (4)措施:根据材料四中“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贾谊的说法通过实施“推恩令”得以实现。 (5)看法:综合上述材料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回到中国古代做一个时空旅行,以下场景中,哪些是你可能看到的,哪些是不可能看到的,请说明理由。

场景一周王遭到进攻,各地诸侯出兵勤王。

场景二唐玄宗开元九年,太原人王维因为八股文写的好考中状元。

场景三北宋中期,地方节度使势力壮大,宋仁宗决定削弱节度使实权。

场景四明成祖朱棣和丞相商量派郑和下西洋的事情。

 

查看答案

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不包括

A.发达的商品经济 B.海外殖民吸收外来文化

C.广土众民人才济济 D.山多平原少的地理环境

 

查看答案

古希腊城邦政体中存在的政体有

①君主立宪制  ②民主制  ③寡头制  ④僭主制  ⑤共和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查看答案

古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是

A.雅典、底比斯 B.雅典、斯巴达 C.斯巴达、米利都 D.底比斯、麦加拉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古希腊城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城市为中心 B.是一种国家形态

C.城邦权力属于全体国民 D.包括周边的村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