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打破了门第限制 B. ...

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打破了门第限制 B. 削弱了皇权

C. 有利于选拔人才 D. 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可依据所学解答,科举制是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这打破了门第限制,有利于选拔人才,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它是皇权加强在文化上的表现,通过科举制,皇帝把天下知识分子笼络到自己门下,为他所用,巩固了皇权,不能说削弱了皇权。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欶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A.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

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

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D.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查看答案

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起了限制豪强兼并、增加政府收入的作用

D.受田农民必须负担租庸调等义务

 

查看答案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仁政”思想,这主要体现在

A.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B.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查看答案

主张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孙子 C.孟子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出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什伍连坐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废井田、开阡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