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出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出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什伍连坐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废井田、开阡陌

 

D 【解析】 商鞅变法的性质体现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废井田、开阡陌”反映了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由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这是封建制度确立的一个标志,D正确;A选项体现的是商鞅变法重法的特点,排除;什伍连坐制主要是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选项排除;废除“世卿世禄制”主要是为了打击旧贵族的势力,C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先秦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个体农业的转变。推动这个转变的因素有( )

铁器牛耕的使用                 城市商业的发展

各国的变法运动                 水利设施的兴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A.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

B. 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 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 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查看答案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夏商西周时期的“礼”主要指

A. 礼仪

B. 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

C. 风俗

D. 贡赋

 

查看答案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王位世袭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推动下,1872~1875年,清政府分四批共派120名(广东84人,江苏20人,浙江9人,福建4人,安徽2人,山东1人)幼童到美国留学,主要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李鸿章、沈葆桢还促成清政府于1885年三次派遣以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主体的留学生赴欧洲诸国留学,主要学习造船、驾驶、兵技等。学生出洋后,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还要集中学习圣谕广训。20世纪初,日本近代化的成功令中国人刮目相看,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要自强,近代化要取得成效,必须学习日本,借鉴日本的经验。清政府为鼓励中国青年赴日留学,制定了《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这对学子影响甚大,学子们“功名利禄之心重者,成以日本为进阶捷径,留学日本遂为大家所向往”。相对而言,赴日本留学的专业中法政、陆军、师范较为突出。这是由于清末时期,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国内修律立宪、地方自治以及废科举兴学堂等各项改革不断推进,大量需求陆军、法政、师范等专业的人才。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到1905年底达到8000余人的规模,在当时留日学生中“速成科占67%,普遍科30%,高等专科入学者3%~4%,进入大学者仅1%”。

——摘编自《中国近代赴欧美与赴日留学教育比较分析》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