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这反映马丁·路德

A. 反对上帝的权威

B. 主张服从教士的权威

C. 反对教皇的权威

D. 主张服从国王的权威

 

CD 【解析】 从题干材料“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可知反对教皇的权威,服从上帝的权威;“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可知主张服从国王的权威,故CD正确;马丁·路德不反对上帝的权威,A不符合史实,排除;马丁·路德反对教皇、教士等神职人员的权威,B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鞅认为:耕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而诗书不利于人们专心耕战,必须严加禁止。据此可知商鞅

A.反对儒家说教 B.提倡礼法并用

C.主张奖励军功 D.倡导无为而治

 

查看答案

新中国建国初期流行列宁装、布拉吉等苏式服装,“文化大革命”时期盛行军装和“干部服”。这反映了

A.国家重视轻工业生产 B.外交关系对民众的服饰具有影响

C.人们的审美观念返朴归真 D.老百姓的衣着与政治运动关系密切

 

查看答案

“一五计划”是中国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

A.学习苏联经验

B.工业基础薄弱

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国有企业缺乏活力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出现的经济繁荣“不同程度上伴随着广泛的经济计划、系统的政府干预,以及用以克服竞争性资本主义和商业周期不稳定的社会服务体系。”据此可知二战后初期西欧

A.推行福利制度

B.经济社会动荡局面加重

C.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查看答案

17、18世纪,英国、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派遣满载白银的船只来到亚洲,把印度的棉布、中国的丝绸及瓷器运回本国。英国一直苦于找不到与中国进行贸易的货物,直到19世纪早期大规模鸦片贸易的兴起。由此可知

A.鸦片战争后英国不再购买中、印货物

B.18世纪英国使用贵金属购买中、印货物

C.英国通过贩卖鸦片改变对华贸易的不利处境

D.工业革命前英国已经形成对华贸易的优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