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9年斯大林说:“当我们使苏联人坐上汽车,使农民坐上拖拉机的时候我们还要看看...

1929年斯大林说:“当我们使苏联人坐上汽车,使农民坐上拖拉机的时候我们还要看看,到那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落后的国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先进的国家。”由此可知斯大林

A.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

B.对苏联工业化充满信心

C.反对农业集体化

D.帮助西方摆脱经济危机

 

B 【解析】 材料显示斯大林认为评定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标准是“汽车”“拖拉机”等,即工业化,从“当我们使苏联人坐上汽车,使农民坐上拖拉机的时候”可知其认为苏联的工业化一定会实现,故B项正确;斯大林执政后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故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没有涉及对农业的态度,而且斯大林并不反对农业集体化,故排除C项;此时的苏联与西方对峙,材料中也未体现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总统胡佛最初把随着股票市场崩溃而来的不景气看做是一种心理现象。他亲自选用了“萧条”这个字眼,因为它不像“恐慌”或“危机”那么吓人。1930年6月,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有代表团建议兴办公共工程救济失业,他竟对他们说:“先生们,你们来晚了60天,萧条时期已经过去了。”据此可知胡佛

A. 鼓励公共救济事业

B. 试图大规模干预经济

C. 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对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查看答案

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着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

A.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B.仍然是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

C.无法避免官僚资本的压迫 D.管理水平高于在华外资企业

 

查看答案

从这一活动开始,西方的地理范围扩展了。因此,今天我们可以在全世界哪怕是最偏远的地方发现西方的思想和技术。它的负面影响是欧洲中世纪早期已经灭绝的奴隶制死灰复燃,给被奴役的非西方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这一活动”指

A. 新航路开辟

B. 圈地运动

C. 文艺复兴

D. 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 财产平均分配

B. 禁止土地买卖

C. 实行土地国有化

D. 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

 

查看答案

有学者这样描述新中国初期的某一外交政策:“中国屈膝受辱的时间太长了,新中国不会乞求帝国主义的承认。”该外交政策是

A.不结盟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