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马法规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

罗马法规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这种决定为事实上的判例法。据此可知

A. 罗马法体系完备,程序严谨

B. 罗马法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

C. 罗马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D. 罗马法违背了自然法的基本精神

 

C 【解析】 材料并未涉及罗马法程序及借鉴外邦人法律,排除A、B;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体现出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无法体现违背罗马自然法的公平、正义法则,故C正确,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对多党制议会政治从推崇走向失望,在护法运动失败之后,重新思考

中国的政治走向,由此孙中山

A. 支持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

B. 振兴实业,壮大民族资本

C. 以俄为师,筹划改组国民党

D. 创建广东革命根据地,武装北伐

 

查看答案

中国士人原本是以文野来区分华夷,自认居于世界文化的中心,而视洋人为野而不文的“夷狄”。鸦片战争后,开始降节学习“夷狄”之“长技”,后来发展到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这一变化说明

A.全盘西化成为近代新思潮的主流

B.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竞争中受重挫

C.中国士人面临文化落差难以应对

D.中西文明从冲突对立转向平等对话

 

查看答案

1870年日本遣使来华议约,李鸿章致函总理衙门表示:“彼因泰西各国业与中国立约通商,该国亦与泰西各国立约通商,援例而来,似系情理所有之事。该国向非中土属国,不奉正朔,本与朝鲜、流球、越南臣服者不同。”这反映出李鸿章

A. 突破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B. 致力于维护主权的完整

C. 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政治

D. 放松了对日本的军事防备

 

查看答案

据统计,整个《新青年》中,有关“科学”一词出现了1913次,而“民主”一词只出现305次,加 上“德先生”之类的提法,也只有513次,由此体现新文化运动

A.崇拜西方文明的科学性

B.科学已成为文化斗争的武器

C.宣传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性

D.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

 

查看答案

据载,唐初以分化事权方式推行三省六部制设置中央官职;明中叶以后,皇帝派遣巡抚总揽地方行政、民政、财政、司法、军事等职权取代地方三司管理,这两种制度推行的共同政治作用是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稳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