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宣称:“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宣称:“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材料中“目的”的是

A. 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

D. 扶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C 【解析】 试题“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显然是指从经济上帮助欧洲渡过难关,以稳定资本主义阵营,遏制苏联,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初期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稳定欧洲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故选C。A开始于二战前的罗斯福新政,排除。B是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军事上的举措。D说法不妥,二战后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扶植的不仅仅是联邦德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是两国竞争地缘政治利益的结果。苏联曾尝试将其地缘政治利益延伸到美国的后院,由此引发了 (  )

A. 朝鲜战争    B. 越南战争

C. “柏林墙”危机    D. 古巴导弹危机

 

查看答案

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发表谈话:“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应当指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伙伴。”这段话表明

A. 美英两国的法西斯势力猖獗

B. 英国企图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C. 美苏关系进入了“冷战”时期

D. 美苏正由战时同盟走向对立

 

查看答案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是指

A. 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

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

 

查看答案

缔约国双方同意……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其主要背景是( )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

D. 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立

 

查看答案

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行“政治革新”,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参加在大陆举办的国际民间组织活动,允许大陆有学术影响的文化界人士和留学生访问台湾。这表明台湾当局

A. 对大陆中共政权仍怀有敌意

B. 已接受“一国两制”的构想

C. 开始对两岸关系有条件开放

D. 对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的自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