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恩格斯:“在法国,1685年加尔文教的少数派曾遭到镇压,被迫皈依天主教或者被驱逐...

恩格斯:“在法国,1685年加尔文教的少数派曾遭到镇压,被迫皈依天主教或者被驱逐出境。但是这有什么用处呢?那时自由思想家皮埃尔·培尔已经在忙于从事活动,而1694年伏尔泰也诞生了。路易十四的暴力措施只是使法国的资产阶级更便于以唯一同已经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相适应的、非宗教的、纯粹政治的形式进行自己的革命。”恩格斯意在强调

A. 启蒙思想的出现具有必然性

B. 加尔文教主张过于激进易遭镇压

C. 路易十四的统治阻碍社会进步

D. 走向近代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D 【解析】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启蒙运动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故A项错误;材料仅涉及“1685年加尔文教的少数派曾遭到镇压”,并不能说明加尔文教主张过于激进易遭镇压,故B项错误;据材料“路易十四的暴力措施……形式进行自己的革命”可知路易十四的暴行只会加快革命的发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自由思想家皮埃尔·培尔已经在忙于从事活动,而1694年伏尔泰也诞生了”等可以判断出近代化的民主潮流已经无法阻挡。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中期,法国几乎所有的阶层都经历了怀旧与恐惧的相互交织心态,贵族对恐怖时期的恐惧,激进派对滥用自由的恐惧,农民对回到封建统治的恐惧,以前的官员向往国家过去的伟大,资产阶级年轻一代怀念年轻人掌权的时期,下层阶级怀念曾给他们带来某种家长制保护的旧制度。这说明法国当时

A. 仍是典型的欧洲封建农业国

B. 还没有结束“恐怖”统治秩序

C. 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巩固

D. 已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查看答案

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

A. 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 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C. 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D. 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

 

查看答案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专论李贽说:“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社会环境”:儒学家提倡“三教合归儒”

B. “个人理智”:强调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

C. “廉洁和诚信”:挑战正统的思想和主张

D. “形成丛林”: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查看答案

14世纪中叶,黑死病(鼠疫)爆发,整个欧洲大约有2500万人死亡。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天主教宣扬的救赎理论更为人深信 B.追求现世享受的人文主义不断兴起

C.导致对天主教进行改革的愿望强烈 D.主张自立自主的理性主义蔚然成风

 

查看答案

1949年4月,从“欢迎真和平、反对假和平”的标语中,从报刊传来的国内形势中,国民党代表看到解放区和国统区的鲜明对照,思想感情逐渐变化。这反映出

A. 国民党日益转向国内和平

B. 国民党受解放区影响而求和

C. 解放战争检验了人心向背

D. 国民党代表受到人民热烈欢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