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初的儒家学者以对待杨墨(杨子、墨子)的态度对待佛教,予以排斥。宋中叶以后,出现...

宋初的儒家学者以对待杨墨(杨子、墨子)的态度对待佛教,予以排斥。宋中叶以后,出现士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的局面。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文化

B. 市民兴起瓦解理学统治

C. 政治稳定推动文化发展

D. 儒学对佛教的吸收融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学的建立,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概括材料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阐释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佛教由被排斥,到宋中期以后,却出现士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的崇佛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宋代理学的建立,理学是把儒、佛、道三教融合的产物,D项正确;儒学是社会的主流文化,A项错误;此时是理学的建立,不是瓦解,B项错误;两宋时期处于民族政权并列时期,社会并不稳定,C项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唐初市场中货币混乱

B. 唐代钱币私铸之风盛行

C. 唐初开始铸造新钱币

D. 唐代设钱监防止盗铸者

 

查看答案

南朝制度方面最主要的变化,是把魏晋以来尚书、中书等中央官制进一步确定,国家的中枢权力机构被划分为若干个,再无某一个机构能独掌大权。这一变化

A. 使中央权力削弱

B. 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C. 瓦解了宰相制度

D. 强化了士族的统治

 

查看答案

西汉时,粮食产量普遍有所增加。《淮南子》记载汉代一般亩产在四石左右。西汉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铁犁牛耕的推广

B. 重农抑商的实施

C. 耕作技术的提高

D. 水利工程的兴修

 

查看答案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10年,各国诸侯为周王筑城,动土前,对工城的长、宽、高连沟洫在内的土石方及人工、材料,甚至各国劳动力的往返历程和所需干粮的数量,都计算得精确周到,使工程得以提前完成。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A. 诸侯听命于周天子

B. 科学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

C. 人民受到残酷剥削

D. 人们已掌握广泛数学知识

 

查看答案

合作、交流、发展、共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海外贸易图

材料二  16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初叶,中国和拉美之间存在着一条太平洋丝绸之路。西班牙自1565年逐步侵占菲律宾诸岛,由此开辟了环太平洋航路。1571年,西班牙人在明都洛外海营救了一艘中国船只。1572年,闽南商人把许多价值不菲的商品运到马尼拉,其中包括丝绸、瓷器和熏香、麝香、金属制品以及水果、肉食腌腊品等。西班牙人全部买下后,转运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从此,从中国沿海诸港至马尼拉再至阿卡普尔科的船只年年往来。

—摘编自《明清时期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材料三  ……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留给世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新时期国际秩序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积极响应。

—摘编自《央视发布权威“一带一路”版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试从社会生活的视角分析太平洋丝绸之路产生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行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