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合作、交流、发展、共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合作、交流、发展、共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海外贸易图

材料二  16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初叶,中国和拉美之间存在着一条太平洋丝绸之路。西班牙自1565年逐步侵占菲律宾诸岛,由此开辟了环太平洋航路。1571年,西班牙人在明都洛外海营救了一艘中国船只。1572年,闽南商人把许多价值不菲的商品运到马尼拉,其中包括丝绸、瓷器和熏香、麝香、金属制品以及水果、肉食腌腊品等。西班牙人全部买下后,转运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从此,从中国沿海诸港至马尼拉再至阿卡普尔科的船只年年往来。

—摘编自《明清时期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材料三  ……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留给世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新时期国际秩序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积极响应。

—摘编自《央视发布权威“一带一路”版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试从社会生活的视角分析太平洋丝绸之路产生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行性。

 

(1)特点:交通发达(海上丝绸之路发达);范围广泛(远及南亚、西亚、非洲、欧洲或已到达欧亚非三大洲);政策开放,政府设机构管理(设市舶司管理);沿海港口多,海外贸易发达。 (2)影响:物种交流频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3)历史条件:古代丝绸之路奠定见史基础。现实条件: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利益加强;中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人WTO,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等。 【解析】 (1)从历史地图获取有用的历史信息,如宋代的对外交通状况、港口建设、交往范围,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的国家对外政策等。 (2)由材料“……1572年,闽南商人把许多价值不菲的商品运到马尼拉,其中包括丝绸、瓷器和熏香、麝香、金属制品以及水果、肉食腌腊品等等。西班牙人全部买下后,转运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从此,从中国沿海诸港至马尼拉再至阿卡普尔科的航班年年往来。” 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使得物种交流频繁,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3)依据所学可知,所谓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的陆上、海上的两次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新的发展机遇,故分析其“可行性”主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大的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现代中国的发展变化等角度归纳总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至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于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程度,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的形式有什么不同。(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2分)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

(4)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3分)

 

查看答案

唐末五代,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宋以后,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关羽神灵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这反映出

A. 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B. 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

C. 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 民族融合推动了民间信仰变革

 

查看答案

唐代诸多新兴的庶族士人在讲到自己出身时往往上溯到久远的世系。例如,李白自称出自陇右李氏,韩愈则声称出自春秋时期晋国的韩氏,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也都去汉魏世家中寻亲认祖。这表明当时

A. 科举制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B. 儒家思想注重慎终追远

C. 九品中正制为选官主要方式

D. 士族政治仍有较大影响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查看答案

(题文)《孙膑兵法》中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

A. 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

B. 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

C. 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

D. 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