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至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于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程度,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的形式有什么不同。(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2分)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

(4)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3分)

 

(1)商品贸易,殖民掠夺,黑奴贸易,宗教传播 (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以流通领域的交换为主要形式,以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国际化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以资本输出为主,出现国际垄断同盟 (3)问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鸿沟的加深。 因素: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扩张,对传统的民族经济主权构成挑战,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不能闭关自守,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的主权。 【解析】 (1)第一小问,由材料“……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劳动力的需求……”“……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非洲黑人……”等关键信息可知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是贸易、殖民等 (2)由材料二“……扩大产品销路……必须……到处……到处……利用……”等关键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以流通领域的交换为主要形式,以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资本输出……国际垄断同盟……”等关键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国际化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以资本输出为主,出现国际垄断同盟。 (3)由材料三“流氓化……宰制与剥削……两端很高,中间很低……贫富不均……”等关键信息可知,全球化引发的问题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鸿沟的加深。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从世界科技革命、国际分工、跨国公司、市场经济体制和两极格局的结束等因素归纳。 (4)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或评价,即是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扩张,对传统的民族经济主权构成挑战,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不能闭关自守,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的主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末五代,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宋以后,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关羽神灵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这反映出

A. 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B. 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

C. 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 民族融合推动了民间信仰变革

 

查看答案

唐代诸多新兴的庶族士人在讲到自己出身时往往上溯到久远的世系。例如,李白自称出自陇右李氏,韩愈则声称出自春秋时期晋国的韩氏,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也都去汉魏世家中寻亲认祖。这表明当时

A. 科举制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B. 儒家思想注重慎终追远

C. 九品中正制为选官主要方式

D. 士族政治仍有较大影响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查看答案

(题文)《孙膑兵法》中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

A. 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

B. 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

C. 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

D. 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

 

查看答案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的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 人的平等权利    B. 人的善良本性

C. 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 人的自由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