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读下图,下列对1958年、1963年、1973年、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

读下图,下列对1958年、1963年、1973年、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产生高低差异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1958年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B. 1963年由于赫鲁晓夫改革提前结束

C. 1973年由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正在进行

D. 1983年由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是在1937年,故A项错误;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赫鲁晓夫改革失败,故B项错误;1973年,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发展,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在1991年,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 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D.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查看答案

《苏联国民经济》:“1949年,当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时,而全国人均不到一双皮鞋。该描述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成为军事强国    B.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 人民抵制享乐    D. 实现了工业化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辟的不同于西方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其特征是

A. 依靠本国积累工业发展资金

B.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计划协调发展

C.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D.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查看答案

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材料反映的经济政策

A.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    B. 允许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 使美国逐步走出经济大萧条的阴影    D. 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比例失调

 

查看答案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