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 (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地位: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关键:薄敛节俭。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4)标准:百姓的忧乐。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从先秦儒学、汉代儒学、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等方面来分析。 (1)考查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孟子作为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者,为儒学的思想精髓、政治主张等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认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必须实施“仁政”,不能有“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的结果。 (2)作为材料问答题,首先厘清这则材料的含义“……,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再结合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主张及影响回答,主要是从天人感应和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进行分析。 (3)注意题文中的关键信息“……,爱民必先于节用”,所以朱熹理学提倡“薄敛节俭”。因为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很多符合封建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成分,所以在南宋时期朱熹理学就成为了官方哲学,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 (4)提取题文的关键信息“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再结合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组织答案,影响主要是从明清批判思潮的影响说起。另外,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在封建社会算的上是“异端”,所以要了解他的关于封建专制的批判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

A. 《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 《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 《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 《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查看答案

下列历史情况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①词的兴起和流行

②汉赋的兴盛

③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

④元杂剧的繁荣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 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 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D. 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9

 

 

A. 儒家思想倡导重人伦轻科技

B. 科举制度推动古代科技的发展

C. 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

D. 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

 

查看答案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造纸术的突破

B. 科举制的完善

C. 图书买卖兴盛

D. 印刷术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