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

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

A.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 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

 

D 【解析】 根据材料“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和所学知识可知皇权受到政事堂的限制,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总办公处,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体现皇权受到政事堂的限制,而不是加强皇权,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而是强调“政事堂”的出现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排除B。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并不是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学者对6世纪的农业研究发现,我国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到十几倍,《齐民要术》记载则达到几十倍甚至更多,而同时期的欧洲谷物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二三倍,最多不过六倍。形成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

A. 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B. 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

C. 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

D. 用焦炭冶铁提高了农具质量

 

查看答案

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A. 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

B. 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C. 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

D. 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

 

查看答案

下表是有关孔子诞辰的记载,据此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推论是

A. 《公羊传》成书最早,故说法最可信

B. 《史记》记载最详细,故说法最可信

C. 海昏侯墓葬文物是地下最新发现,故说法最可信

D. “纸上之材料”应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

 

查看答案

“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这反映了

A. 封建导致政权衰亡

B. 宗室拱卫专制王权

C. 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D. 封建体制日趋完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对比表(1890—1910):

上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概括其中两个有关欧洲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论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