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1846年废除《谷物法》之后,英国坚定不移地奉行自由贸易。蒸汽动力引起了...

(题文)1846年废除《谷物法》之后,英国坚定不移地奉行自由贸易。蒸汽动力引起了海运和陆运的革命,1869年苏伊士运河和1914年巴拿马运河相继开通,极大地推动了洲际贸易。据经济利益关系推论,1914年以前的世界贸易和国外投资主要是在

A.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B. 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

C. 世界各国之间

D. 亚非拉国家之间

 

A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关键词是“经济利益关系”所以在1914年以前为了赚钱更多的利润,世界贸易和国外投资在经济实力较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比在落后的殖民地国家赚取的利润更多,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 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

C. 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 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查看答案

(题文)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写道:“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材料表明

A. 预测到帝国主义阶段东西方的差距

B. 所有落后国家早晚要走发达国家道路

C. 不发达工业国家以及非工业国家也将被迫卷入到普遍的竞争的斗争之中

D. 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也会内部产生类似于工业发达国家那种内在的矛盾

 

查看答案

1839年,英国棉纺织厂女工14.6万人,占棉纺工人总数的56.45%,毛纺织厂女工占工人总数的69.5%,丝织厂占70.5%,麻纺厂占70.5%。1851年,英国在业女性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子达3 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 技术发展进步,妇女角色转变

B. 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 社会分工细化,妇女思想解放

D. 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期,英国的家庭人数开始减少。这种趋势先在上层社会和自由职业中开始,不久影响到其他中产阶级,最后影响到工人阶级,工人中也一度出现了节育。这反映了

A. 大机器时代工人的生育观念得以修正

B. 工人主观上更愿意少生孩子尽快脱贫

C. 智能型职员群体成为工业化的主力军

D.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国内竞争日趋激烈

 

查看答案

19世纪初期,欧洲内陆的运输量出现史无前例的盛况,因而掀起改善陆路交通的高潮,但仍无法缓解货物拥塞的情况。这种情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各国大力保护关税使货物流通受阻

B. 拿破仑战争导致港口贸易陷入困境

C. 各国征收高额租税使运输成本提高

D. 工业革命迅速扩展使各地运输量大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