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体现了工业革命机器发明的递进状态。推动这种“递进状态”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下图体现了工业革命机器发明的递进状态。推动这种“递进状态”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科学理论的突破

B. 思想文化的进步

C. 政府措施的激励

D. 市场需求的带动

 

D 【解析】 试题工业革命的爆发和发展是市场需求的带动,故答案为D项。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没有表现出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排除A项;思想文化的进步和政府措施的激励均不符合史实,排除B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纪30年代后,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材料现象反映了

A. 煤炭已成为工业主要能源

B. 英国急需煤炭的大量进口

C. 铁路是煤的主要运输方式

D. 近代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在17到18世纪,英国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多条主干道,并对河流河床进行综合整治,最终打造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这些措施

A. 引发了英国交通领域上的革命

B. 推动了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C. 加速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查看答案

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

B. 工业革命与科技的进步

C. 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 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

 

查看答案

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

A. 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 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 政府最早进行了福利国家的建设

D. 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后期起,古老的骆驼商道有了一条对等的海路。瓷器成为新途径的首选,方便、大宗、价值又高,能提高船东的利润。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比例均衡、形态流动、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文化孤芳的排外心理。元朝青花瓷的诞生是泉州穆斯林商贾和景德镇窑主共同推动的,接纳了西南亚地区(中东)的传统审美价值。明朝青花瓷工艺改进并流行。清初,珐琅彩进入中国,使瓷器用色逐渐涵盖彩虹的所有缤纷。

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和商人频繁往来于欧洲与中国,世界开始聚焦中国。耶稣会士的中国报告和以拉丁文翻译的儒家经典,陆续在法国出版,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中国瓷器的造型风格、优良质地及瓷器上的图案花式和绘画深受欧洲人喜爱,欧洲各国作坊加以仿造。1769年,英国玮致伍德建立陶厂,此后引进机器生产,并采用新式转印技术。他不仅采用景德镇的精密分工制度,还推出创新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商业经营事项,如市场调查、报纸广告等。

18世纪中期后,熟悉中国的欧洲商人开始反驳耶稣会士描述的理想化形象,指出中国的官吏腐败衰弱的一面。西方知识分子很快转而反对中国,觉得不该把它视为西方社会的榜样;同样的,欧洲人也停止把中国瓷当成典范。18世纪末,欧洲瓷业将中国瓷器逐出国际市场,这与中国在世界事务上划时代的衰退同步进行,也与西方势力上升、前进成为全球重心的时序相互对应。

——摘编自罗伯特·芬雷《青花瓷的故事:中国瓷的时代》、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从唐朝至清朝中国瓷器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命运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该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