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熙宁年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980处。此外,还在东...

宋熙宁年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980处。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250余千米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这反映了

A. 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

B. 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

C. 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

D. 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

 

C 【解析】 试题唐朝中期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北宋时期,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兴修的水利工程增多,这反映出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C项正确;A项中的“连年暴雨”、B项中“水利政绩”、D项中“人口大量增加”材料都没有涉及,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汉早期的王侯墓,大多仿战国风格,注重高大坟丘,深邃墓室,多重棺椁,随葬品多为铜陶器。文景之后,模拟地上豪华府第建筑的风气开始流行,随葬品有玉衣、丝织品、金银器等。王侯墓风格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奢靡之风逐渐扩散开来

B. 官营手工业日益进步

C. 王侯拥有高贵的政治地位

D. 政局稳定和生产发展

 

查看答案

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A. 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

B. 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

C. 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

D. 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

 

查看答案

自明嘉靖以后,迎神赛会之风日趋兴盛,到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一些以丝绸为主的市镇,祭祀蚕花娘娘;一些镇、村祭祀刘皇,因为他能驱蝗虫,保丰收;还有一些崇奉能治病、出行保平安的神。民间崇拜的功利化倾向反映了(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自然灾害影响了价值取向

C.市民生活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D.自然经济下的理想与诉求

 

查看答案

战国时,长梧地方守护封疆的人对子牢(孔子的学生)说,从前我种庄稼,耕地粗疏马虎,而庄稼收获时也就用粗疏马虎的态度来报复我,我来年改变了原有的方式,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禾苗繁茂、果实累累。材料表明

A. 战国时生产力已有较大提高

B. 耕作态度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

C. 耕作技术水平低导致了歉收

D. 当时的农业已经出现精耕细作

 

查看答案

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时期

整地工具

中耕工具

夏朝

耒、锛、铲、斧

锄、博

商朝

耒、锛、铲、锸、斧、析

铲、博

西周

耒、锛、铲、锸、斧、析、援

铲、罅

 

 

A. 已经出现铁犁牛耕

B. 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

C. 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D. 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