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9年11月8日,《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论述革命的文章,标题为“科学革命:爱...

1919年11月8日,《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论述革命的文章,标题为“科学革命:爱因斯坦挑战牛顿、杰出物理学家的观点”。《泰晤士报》论述的“科学革命”

A. 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B. 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C. 建立在量子论的基础之上

D. 得到了人们一致认可

 

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它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成为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故A项正确。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B项错误。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它是由普朗克提出的,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时,并没有得到了人们一致认可,而是随着科技进步,逐渐被人们接受,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A. 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

B. 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C. 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

D. 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查看答案

1919年11月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致辞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相对论

A. 成功地解释了物理学中光电效应现象

B. 使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巨大进步

C. 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意义

D. 改变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角度和方式

 

查看答案

关于秦汉时期历史请回答

(1)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与地方力量的互动,影响着历史进程的发展。

指出两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制度的影响。

(2)商业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楚汉战争时,“楚汉相距(对峙于)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一石米值万钱)(《史记•货殖列传》),“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斛:计量单位,与石相似)。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钱。到汉文帝时,谷价至“石数十钱”(桓谭《新论》),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的记载(《史记•律书》)。到汉武帝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

说明材料中粮食价格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价变化的原因。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汉货币政策表

时间

政策

西汉初年

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

汉文帝

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吴王刘濞),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liè等同)天子,其后卒以叛逆。

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

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yù,铜屑)焉。

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于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即均输、钟官、辨铜三令)铸。

 

 

—《史记·平准书》

根据材料概括汉朝铸币权的变化,分析汉武帝币制政策的影响?

(4)是创新的先导,探索是解决社会问题,寻求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董仲舒主张)建构一个由“孝悌”、读书出身和经由推荐、考核而构成的文官制度,作为专制皇权的行政支柱。这个由董仲舒参预、确立于汉代的政治—教育(“士—官僚”)系统是从统一大帝国着眼的整套官僚体系:政治的治乱兴衰不再仅仅依靠于作为首领的“圣人”,而且更依靠于遵循客观的“天道”,而这“天道”也就包含建立这整套的官僚行政体制。

—据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为王朝统治提出了哪些治国方略?

 

查看答案

经济政策、经济结构、经济思想的发展变化,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原因与内容。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②以常平籴本(以常平仓所积钱粮为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春贷夏收,夏贷秋收)。

③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

④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⑤僇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⑥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

(1)阅读上述材料,指出属于商鞅变法法令的材料序号,分别说明所选法令的历史作用。

(2)材料中④是孝文帝的哪项改革措施?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社会变化的路径复杂多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郡和县,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中国历史十五讲》

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出现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请结合史实,从政治制度、生产力水平和思想理论方面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