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

上表反映了我国青年人择偶标准变化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择偶标准由注重政治出身向个人能力倾斜;择偶标准越来越重视个人的能力;择偶标准对个人政治身份的关注日趋减少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择偶标准由注重政治出身向个人能力倾斜。 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文革”期间,国家更是以阶级斗争作为工作重心,“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政治出身受到重视。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个人能力更受到人们的重视。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要结合图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得出择偶标准变化的各种趋势,如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和本人成分和政治面貌从高到低,说明对个人政治身份的关注减少,根据学历一栏 的数字变化可知重视个人的能力等等。然后选取一种趋势进行说明,说明形成的原因要充分结合材料所提供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如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要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下半叶成都的发展相对缓慢,城墙仍然是城市中最显要的建筑,站在上面可鸟瞰全城;四个城门是成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在黎明开启,在晚间关闭。街道是市民共有的最基本的公共空间,总是充斥着行人、轿子、推车,“凉棚、幌子、大招牌、旗子把狭窄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全城商业和居住区域并不隔离,商人小贩没有任何限制地在街头出售商品。成都街头经常被用来作为戏剧表演的舞台,流动的班子喜欢在围满观众的空地上表演。各种资料显示,20世纪以前地方官员很少控制街头,这给予人们分享这一空间的机会,居民们尽其所能地使用街头。

材料二

20世纪初,新式精英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良运动,尝试借助西方文化构筑新的公共空间。1909年出现第一座西式钟楼;随着人口的增长,四个城门造成交通拥堵,自1913年开始逐渐拆毁旧城墙、旧寺庙,一些古迹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1904年,劝工局“仿日本劝工场办法,设立产品陈列所”。1909年劝业场建成,次年,改名商业场,成为购物中心和公共娱乐场所。20世纪初少城公园开放,装备了电灯,傍晚后也能开放;1913年,政府兴建了一座展览厅和图书馆。随着城市改革浪潮的推进,反映新思潮的新兴地方戏相继诞生;1909年电影引入成都。同年,成都第一家新式大众剧院——可园在会府北街开张。开张之时,允许妇女进入,引起人们好奇围观。同时飞行表演、乐队、舞厅及交响乐队也相继出现在成都。成都的警察机构成立于1902年,在20世纪的头二十年里,由于没有正式的市政机关,警察对街头贸易、劳务市场、公共卫生进行严厉整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初前后成都城市面貌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成都城市改良运动的原因及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现代报刊业发展历程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报刊发展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在贫困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礼记·礼运篇》所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的一种经典表述。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在两宋,社会互助观念业已产生。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清代汪志伊在《荒政辑要》中将贫困者分为极贫、次贫,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

材料二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的贫困救助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在与西方社会的不断接触和交流中意识到“盖养之者,饱暖一时;教之者,饱暖终身也!”1907年,晚清政府民政部针对从前各种善堂、善局重养轻教的弊端,明确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养济院、清节堂中附设工艺所,“兴养立教”。1943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次长洪兰友参与了《社会救济法》的制定,他表示:在现代社会,“人民之于国家,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其于救济事业,自当视为政府对于人民应尽之责任”。晚清创办工艺局,其收养对象仍根据道德要求分别上下差等:“身家清白,穷无所归者为上;本有行业,造难流离者次之;平日懒惰成性,兼有嗜好者又次之;甘心下流,近于邪僻者为下。”民国以后,则规定“年龄在8至16周岁而贫苦无依或性行不良者”均符合入所条件。

—主要摘自岳宗福、杨树标《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贫困救助的特点并分析实行贫困救助的原因。

(2)对比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贫困救助方面有哪些变化,并给予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1887年,盛宣怀的电报总局与英国大东、丹麦大北公司签订“齐价合同”,“更得分收每年五、六十万,岁入共二百数十万元”。这表明中国近代电报业(    )

A. 实现与洋商的平起平坐

B. 在国际竞争中颇具优势

C. 挽回了国家的部分利权

D. 受到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查看答案

“自有《申报》以来,市肆之佣伙,多于执业之暇,手执一纸读之。……阅之者尚多,销路至今未减。”这可说明

A. 《申报》在国内最畅销

B. 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提高

C. 报纸主要面对下层民众

D. 《申报》内容通俗易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