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

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是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评论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可知该制度是中央管理地方的制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不是地方管理制度,故排除B、C项;村民自治制度是基层民主制度,不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故排除D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A. 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 确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 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 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查看答案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 《共同纲领》封面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 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查看答案

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得出

 

项目

中共党员

民主党派

无党派

工人

农民

解放军

归国华侨

少数民族

妇女

人数

668

274

284

100

63

60

30

177

147

比例

54.48%

22.85%

23.16%

8.16%

5.14%

4.89%

2.45%

14.43%

11.99%

 

 

A. 人民代表主要是经政治协商推举出来的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基于多党制基础上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的特征

 

查看答案

(题文)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 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 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2)依据材料二,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