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二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三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唐太宗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2)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

 

 

(1)政治运行机制:实行三省六部制。 (2)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 (3)基本趋势:相权渐趋衰落,皇权日益强化。 【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由材料“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率相筹画、于事稳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可见,唐太宗主张应有较好的权力运作。结合所学,当指三省六部制。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记忆能力。结合所学“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结合所学,可以答成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为小。结合所学,针对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明朝时期,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得到根本性解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羁绊,甩开落后思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材抖中的指的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扶清灭洋口号    D. 民生主义

 

查看答案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B. “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C. “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D. “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查看答案

《民法大全》规定: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原则是(  

A.依法治国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自由平等     D.保护私有财产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A. 统治者的重视    B. 中央集权的作用

C. 工匠积极性高    D. 市场需求

 

查看答案

英国外交家密迪乐(1815-1868年)在《中国人及其叛乱》一书中说:“我原本对叛军心怀同情,希望它能取而代之(清政府),没想到天王如此倨傲如此愚蠢,把我的同情心撕成碎片。”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 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和支持

B.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C. 拜上帝教理论引起列强愤怒

D. 没有网罗知识分子,排斥人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