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朱子大全》指出:“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

《朱子大全》指出:“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B. 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C. 小农经济关乎封建社会的稳定

D. 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

 

A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尤其如此。材料“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说明了这一点,故应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析】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

A. 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 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D. 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查看答案

战国以来,中国只有皇权爵位是嫡长子继承制,而家产包括土地的继承,则实行的是诸子均分制。古代中国这种土地继承制度客观上

A. 维护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调动了小农生产者的积极性

C. 导致古代农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

D. 保障人民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

 

查看答案

(题文)《训约十四条》记载“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

A. 维护家族团结和睦

B. 灌输儒家伦理道德

C.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 强化家国一体观念

 

查看答案

考古学家在河北临城县中羊村发现了属于战国后期赵国的墓葬群,该墓葬群采取了聚族而葬的方式,间距稠密,在225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150余座墓葬,分布整齐,排列有序。可见当时

A. 社会的等级结构层次分明    B. 周天子宗族礼制下移民间

C. 地方的宗族力量由弱变强    D. 地方的宗族力量依然强大

 

查看答案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说到: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

A. 作者认为宗法制度是西周一切典章制度的源泉

B. 作者有一种对西周制度的作用过于理想化的学术倾向

C. 作者认为制度创新是西周稳定的核心

D. 作者认为中国早在西周就已经奠定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格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