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50~8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

20世纪50~8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材料二“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苏联《文学报》评论

材料三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做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历史风云网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两位人物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经济状况如何?

(2)结合史实说明,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评价?

(3)材料三1986年苏联“无法继续前进”的根本原因何在?戈尔巴乔夫是如何解决“铁轨”问题的?结果如何?

 

(1)作用:在一段时期内有一定效果,但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的境地,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状况:实际GDP平均为负增长,横向比较低于世界水平,纵向比较也是苏联经济史上的“低谷”,苏联经济已陷入危机边缘。 (2)赫鲁晓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说“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但赫鲁晓夫改革又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说“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时代的局限和个人品质的缺陷使他只能“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 (3)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严重阻碍。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政治体制改革使国内局势失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前两位领导人改革实践以及柱状图显现出信息从短期内有效,长期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依据图中20世纪80年代GDP从横向和纵向比较回答。 (2)依据材料二“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赫鲁晓夫改革作用以及局限性回答即可。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的信息并结合斯大林模式特点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尔巴乔夫对苏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角度回答;结果结合所学从改革导致苏联解体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一、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二、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

三、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

四、执行死刑时由刑事事务官监场。对一切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诉。

五、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

六、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摘自《十二铜表法·第九表公法》

请回答:

(1)上述法令颁布的背景是什么?

(2)该法令第九表第一条的规定对哪一阶层直接影响最大?为什么?能不能说该法令损害了这一阶层的利益?为什么?

(3)有人认为该法令第九表第二、四、六条的规定保障了奴隶的生存权,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4)上述法令的颁布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1)材料一反映唐代推行的哪种制度?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2)汉、唐、北宋、明朝统治者为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中国人民银行为纪念海南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发行的纪念金币。该金币应发行于

A. 1999年

B. 2000年

C. 2004年

D. 2008年

 

查看答案

在1929~1933年大危机中,有人甚至在日记中写道:“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反映了

A. 经济危机导致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 经济危机造成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C. 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苦难,出现了空前绝望的情绪

D. 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乱

 

查看答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包括( )

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提供了契机 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给国内部分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力 使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