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一、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二、对剥夺一人的生命...

阅读下列材料:

一、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二、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

三、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

四、执行死刑时由刑事事务官监场。对一切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诉。

五、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

六、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摘自《十二铜表法·第九表公法》

请回答:

(1)上述法令颁布的背景是什么?

(2)该法令第九表第一条的规定对哪一阶层直接影响最大?为什么?能不能说该法令损害了这一阶层的利益?为什么?

(3)有人认为该法令第九表第二、四、六条的规定保障了奴隶的生存权,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4)上述法令的颁布产生了什么影响?

 

(1)背景:①早期罗马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②当时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往往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贵族特权;③平民为争取自己的权利不断地与贵族进行斗争;④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2)阶层:奴隶主贵族阶级。原因:因为该规定限制了贵族阶层随意发布和解释法律维护特权的做法。不能。原因:因为该法令的制定者和根本维护的都是奴隶主贵族阶级。 (3)不对。原因:因为该法令保护的是罗马公民,不包括奴隶。 (4)影响: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解析】 (1)关于《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早期罗马法存在的局限、贵族随意解析习惯法、平民斗争的推动、制定法律代表组成等方面分析其制定的背景即可。 (2)根据材料“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可知对奴隶主贵族阶级影响最大;关于原因可从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维护特权方面思考作答,但是该规定不会损害贵族阶层的利益,原因可从法令的制定者和法律的本质方面作答。 (3)根据材料“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执行死刑时由刑事事务官监场。对一切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诉。”“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可知罗马法保护的对象是公民,而不是奴隶,故不能保障了奴隶的生存权。 (4)关于《十二铜表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罗马法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等两方面思考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1)材料一反映唐代推行的哪种制度?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2)汉、唐、北宋、明朝统治者为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中国人民银行为纪念海南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发行的纪念金币。该金币应发行于

A. 1999年

B. 2000年

C. 2004年

D. 2008年

 

查看答案

在1929~1933年大危机中,有人甚至在日记中写道:“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反映了

A. 经济危机导致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 经济危机造成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C. 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苦难,出现了空前绝望的情绪

D. 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乱

 

查看答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包括( )

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提供了契机 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给国内部分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力 使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