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

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

A. 社会重学人才辈出

B. 察举制度盛行不衰

C. 选官方法公平科学

D. 世家大族垄断官位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魏晋时期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按门第出身,世家大族垄断了官位,因此出现材料中大族子弟刚刚成年,甚至“年未弱冠”就授予官职的现象,故D项正确,A属于科举制的影响;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延续,只是选官的标准发生了变化,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按照门第选官,显然不具备公平性,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驸马都尉石保吉请求兼相印,真宗征求参知政事李沆的意见。李沆认为石保吉没有攻城作战之功,恐怕招致众人的非议,后来真宗又再三问起石保吉的事,李沆像当初那样坚持原议,此事即停止。由此反映出宋代

A. 朝政混乱导致君权弱化

B. 君权受到文官体制制约

C. 强化了谏官的监察权力

D. 相权与君权的矛盾尖锐

 

查看答案

监察制度本质上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要求,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通过对封建官僚队伍的监察,以达到控制和压迫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被剥削阶级的一种政体设计。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A. 可以完全抑制官员的贪腐

B.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C. 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D. 其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制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主要是指三省

A. 既互相牵制,又分工协作

B. 没有实权,有利于强化皇权

C. 决策相对集中,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 简化了行政机构,有利于削弱相权

 

查看答案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 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B.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C. 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 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查看答案

明代科举考试流程有严密的程序,嘉靖以后,会试也要搜检。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定,如帽用单毡,鞋用薄底,砚台不得过厚,笔管不得镂空,食物必须切开等。从这一记载,可以推知明代

A. 人才选拔更加注重形式

B. 用人标准侧重道德品行

C. 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加深

D. 科举制的影响日益扩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