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乾隆中,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

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乾隆中,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大学士事权渐轻;乾隆以降,“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府矣”。从军机处的演变情况来看,军机处

A. 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

B. 在权力结构上未发生实质变化

C. 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

D. 逐渐成为皇帝权力制衡的利器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只是辅助皇帝的秘书机构,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皇权高度发展,而不是在掣肘皇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信息表明内阁的某些权力逐渐被军机处取代,职掌范围缩小,而军机处“隐然执政之府矣”。由协助办理军机的机构到权力机构,其权力结构发生了实质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信息表明内阁的某些权力逐渐被军机处取代,职掌范围缩小,而军机处“隐然执政之府矣”,形成军机处一家独大的局面,并未与内阁同掌中枢,故C项错误。材料中信息表明内阁权力削弱,军机处职权逐渐扩大,此举实质上是通过军机处制衡内阁权力,借之加强皇权,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在军机处“行走”的官员或为大学士,或为尚书,或为侍郎,同时兼理原官职。此后,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这表明

A. 内阁地位已然被军机处取代    B. 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C. 低级别官员已无权参预朝政    D. 内阁权力开始弱化

 

查看答案

明代君臣冲突激烈,官员经常尖锐地批评皇帝所为,敢于自请辞官,还多次群体性的直接上朝抗争;皇帝好用廷杖,许多官员因建言而死于杖下。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

B. 丞相制度被废除

C. 三纲五常受到了批判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 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B. 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C. 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查看答案

(题文)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明太祖

D. 明成祖

 

查看答案

下面是清朝部分年代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代军机处

皇帝

军机大臣人数

乾隆

多则十人少则一人,70%的时间六至七人

嘉庆、道光、咸丰

88%以上的时间四至六人

同治

五到六人

光绪

76.5%的时间四至六人

 

 

A. 权力稳固

B. 机构健全

C. 精干高效

D. 保密性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